社区民警给居民宣传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城区次干道、支路规划夜间停车时限,设置“西南五省通办”和“川渝通办”专用窗口,全天候开展反诈预警劝阻工作、力争“人人见面、人人沟通”,开展丧葬噪音整治……6月2日,万州区公安局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民服务10项举措,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症下药。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已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基础上,万州警方聚焦公安机关防范、服务等各项职能,在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便民利民措施基础上,有效结合全区实际情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再度推出《全区公安机关为民服务10条举措》,10条新举措围绕平安建设、公安政务服务、治安管理等方面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下功夫、出实招、解难题,诸多便民利民服务亮点纷呈、引人关注。
1 开展全民反诈“精准宣防”
建立“派出所+社区(村)”专业队伍,对易受骗群体进行“精准滴灌”式重点宣传和精准防范;采取倒查抽查、查看截图等方式督导和检验工作进展;全天候开展预警劝阻工作,力争“人人见面、人人沟通”;推动“无诈社区”创建,助力“平安万州”建设;强化被骗资金止付冻结工作,不断提高资金拦截效果,切实守住群众“钱袋子”,努力实现“降发案、减损失”。
2 推动“万达开”政务一体化
在全区公安机关窗口设置“西南五省通办”和“川渝通办”专用窗口,最大限度方便“西南五省”群众在万办理公安政务事项;强化万达开公安政务一体化融合,完善川渝两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两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同一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行政审批结果互认。
3 加快智慧安防小区建设
以老旧小区、各类还房改造为重点,策动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加大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投入;在商业区、重点单位,新建、改建、升级一批智慧安防小区,年内城区95个社区,均各自至少新增1个智慧安防小区。
4 规范不文明养犬行为
开展城区养犬不文明行为和违规饲养烈性犬攻击性犬专项治理,依法查处违法养犬行为;推进和实施“电子养犬登记证”为群众办理狗证;加强早晚遛狗的高峰时段,广场、公园、商场等地的巡逻力度,强化小区涉犬纠纷排查、化解,有效解决养犬“顽疾”问题,为全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5 开展“降噪安民”整治行动
坚持“从快、从速、必应”原则处理噪音污染警情;整治城区坝坝舞、广场歌舞、打陀螺等噪音扰民现象;严查机动车噪音污染,加大对重型货车、客车、私家车、摩托车等非法改装汽车喇叭、消音装置行为整治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丧葬噪音整治,变“事中处置”为“事前预防”;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社会噪音、建筑噪音、夜市噪音及其他类噪音整治,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6 最大限度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在不影响公交车站、消防应急、各种出入口通道正常通行情况下,城区次干道、支路规划夜间(21时至次日6时)停车时限,缓解老旧城区“停车难”;在公厕路段、出租车驾驶员就餐相对集中路段,且不影响正常通行情况下,允许临时停车,解决临时如厕、出租车司机临时就餐难问题;在非早晚高峰时段,且不影响正常通行情况下,允许轻微型货车临时上下货,即停即走;在前期已施划1500个二、三轮车外卖专用停车位基础上,今年底前再增500个,满足商圈周边摩托车临时停车需求。
7 做实社区警务优质服务
将日常宣传防范、管理服务等工作延伸到警务室,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便民服务点,通过公安警务“减距离”换取群众“少跑腿”;推出警务室代为特殊群体办服务,公布可代办事项、开门时间、民警电话,办理开具证明、矛盾调处、服务群众等,真正让社区警务室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8 开展“解困暖民”志愿活动
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民警辅警与全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着力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依托“团圆”行动全力查找走失失联的未成年人;为医院、福利院以及在校高考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集中上门办证服务;集中清理一批“劳释”、服兵役、“捡拾”婴儿等无户籍人员,积极帮助入户,做到“应入尽入”;帮助辖区“劳释”、重点青少年等帮扶教转化人员实现就业安置,对年老病弱、生活困难的刑释人员,为其申请民政救助。
9 实施门楼牌“亮化工程”
全面摸清城区无门楼牌小区、楼栋、单元和住户,及时规范编制门楼号牌;对新建楼栋进行地名核准,已编制尚未设置门楼牌或门楼牌缺损的,全面查漏补缺;城区新建楼盘、小区一律安装二维码门楼牌,并逐步覆盖旧小区。
10 打造“升级版”窗口服务
优化公安政务业务办理方式,开展首问首接办、预约办、错时办、延时办等便民利民举措,逐步推出农村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以分水、新田、高峰3个农村中心派出所为试点,探索公安政务服务进社区政务分中心,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证明事项、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罚、户籍业务、治安管理政务等公安政务。
记者 程蕾 通讯员 冯劲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