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助农增效村民增收

发布日期:2023-02-01 10:51

恒合土家族乡七星村农田提质增效项目正式动工。

区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开展薯类二季接茬栽培试验。

记者 袁辉 应凤林 文/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恒合土家族乡: 农田“高标准” 稳粮“有底气”

1月31日,恒合土家族乡七星村农田提质增效项目正式动工。大型挖机来往穿梭,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开挖沟渠等作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以前都是小块田,路又窄,收割的时候大型机械进不来,全靠人力背,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恒合山有合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达山告诉记者,此次农田提质增效项目共涉及七星村农田面积400亩,预计3月底就能整治完成。“到时候种上水稻,10月中旬就能收获,水稻收割后再种上油菜花,那就更漂亮了。”李达山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是路好田沃的景象。不管是运农资进去、运农产品出来,还是灌溉用水、机械化生产都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节水、节电、节肥效果明显,最主要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预计亩产能提高100公斤左右。

市教委帮扶集团驻恒合土家族乡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皮扬告诉记者,作为定点帮扶恒合的单位,他们也将持续对七星村农田提质增效项目进行技术和资金的支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恒合土家族乡党委政府以“起步即冲刺”的干事创业劲头,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2022年,全乡已完成农田提质增效1万亩,建成粮油产业基地5000亩,烟菜轮作基地3000亩。

农田提质增效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我乡已经开工了七星村高标准农田整治、平凤路升级改造、鸿凤村粮油加工厂等六个项目。”恒合土家族乡乡长蒲刚表示,接下来,恒合土家族乡将继续按照“农文旅融合、一二三结合”的发展思路,抓项目促投资,在“项目争取、项目推进、项目服务、项目监管”的组合拳上下功夫,让企业转起来、让项目动起来、让干部干起来!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全局”的拼劲,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抓项目拼经济,努力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恒合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恒合建设的新华章。

在广阔的田地间,工人在埋头作业,一片片高标准农田托起新的希望,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不断铺展开来……恒合土家族乡将借着农田提质增效的政策东风,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甘宁镇:

科技助农赋能乡村振兴

春节刚过,区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便来到甘宁镇二囤村,开展薯类二季接茬栽培试验,主要是将传统的夏甘薯栽培改进为错季春秋二季接茬栽培,实现“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与常规种植相比,该项技术中采用电热温床增温育薯苗。“电热线要拉直”“薯的阳面向上”“薯上细碎土要盖实”……在田间,农技人员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并现场操作,电热温床建好后,将甘薯整齐均匀地放到温床里,排种后撒层细沙再撒有机肥,随即浇透水或淋施清粪水,浇水后及时覆地膜,再拱一层无滴膜,最后通电升温。在萌发期,将温度控制在29-32℃,出苗后生长期控制在25-28℃,采前5-6天,降到20℃。

同时,为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我区最佳种植密度,农技站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种植试验,确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密度试验的地点和面积,安排了生产物资、整地等工作,为保证试验顺利实施,新技术推广运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