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企业开办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宽敞明亮的办证大厅。
记者 解书睿 文/图
风起三峡,潮涌平湖。2022年,是万州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区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活力,探索改革路径,强化任务落实,全区改革工作呈现出上下联动、各方齐动的良好局面。
这一年,按照中央决策、市委部署和区委要求,全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纵深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果。
改革不停顿,永远在路上。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对标对表,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细
日前,中国改革2022年度市域改革案例名单公布,万州“以驻科药学服务为切入点深化药学服务改革”案例,从全国近2000个改革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仅20个。
而这,正是万州持续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
2022年,万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中央、市委的改革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的改革决策部署上来,不断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和责任意识。
区委深改委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统筹谋划实施54项承接市级改革任务和12项自主探索改革项目,并动态将国家、市级部署的改革试点项目纳入区级重大改革项目计划,为全面深化改革画好蓝图、谋定方向。
一年来,区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落实“四个亲自”要求,先后主持召开区委深改委会议5次,有关单位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改革类议题167个,出台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文件170件。
区委改革办建立并动态更新改革项目、改革试点、改革文件、改革获肯定情况“四本台账”,按期对账、定期晒账、到期销账,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细,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围绕主线,聚焦重点,各领域改革齐头并进、亮点纷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万州始终与中央、市委保持同频共振,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奋楫勇进。
2022年,全区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聚焦保持“三个环境”,扎实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各领域改革齐头并进、亮点纷呈。
围绕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不断完善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
结合构建“5+10”现代化工业体系,印发《万州区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按照“总链长总揽,各产业链长牵头”工作模式,明确7名区领导担任链长,实行“一链一长、一链一案、一链一策”,助力工业强区建设。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5条“升级版”举措、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制度,创新推出周六“不打烊”“帮办代办”政务服务模式,推动“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全力打造全市一流、渝东北最佳营商环境,依申请类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82.8%,平均跑动次数缩减至0.24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区属一级国有企业由25家整合为13家,国资大数据监管平台投入运行。
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出台《高笋塘核心商圈有机更新工作方案》等,入选重庆市第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区县、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全力构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多层次融资体系,获批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市级金融机构万州行”活动获得授信5500亿元,新建金融服务港湾21个。
推进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点,细化明确6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探索建立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试点选派先进制造、通信工程等工业领域科技特派员17名“点对点”精准服务企业。
围绕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不断深化政治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分类构建重庆英才、平湖英才、鸿雁计划等9个高层次人才台账,认定鸿雁计划21人、平湖英才117名。建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家库、科技咨询专家库,联动渝东北区县启动首届三峡人才节,举办三峡库区人才交流峰会等子活动。
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探索“一个办学集团一个党委(党总支)”模式,将学校党组织关系调整到集团总校统一管理。厘清书记校长职责清单,完善议事运行规则,突出强化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职责地位,破除校长负责制重业务轻党建的“一头沉”问题。
深化“渝事好商量”协商改革,出台《关于在各街道开展“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通过针对性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推动政协委员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3个。
围绕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民生保障改革——
完善发展与安全统筹机制,聚焦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建立“1+3”工作体系,配套出台《“1+3”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及平时考核细则等文件,全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城区6个街道试点推行社区长、网格长、片区长、楼栋长、物业长“五长制”,深化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在乡村探索“互联网+乡村治理”,线上线下同步推广“积分制”。
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6所优质学校与10所薄弱学校开展一体化办学,8所乡村学校探索“农村学区制一体化办学”,全区建立教育集团18个,城区59所中小学实行“一体化办学”36所、覆盖率61%,并出台教育评价改革和体育、美育、劳育“1+3”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医共体牵头单位+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小医联体模式试点;推进医共体“三通”建设,11家单位分别纳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疗集团和各医共体成员单位,牵头医院组成技术团队,推动66个病种实现基层首诊,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发展、区级技术服务协作2个资金池全年统筹资金2355万元,有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旅游、体育指导员“三员下乡”行动,150名专业人士深入村(社区)协同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创建;常态化开展曲艺传承教育和文化进基层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2015场次,开展三峡曲艺“周周演”、杂技驻场演出110余场次。
完善社会救助关爱机制,构建形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险试点,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异地评估鉴定,采用“异地采集+本地评估”模式,解决跨省异地居住评估难问题。
督察问效,狠抓落实,力促改革红利转化为新万州建设实效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
2022年,万州制定出台区级重点改革项目督察问效计划,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关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实情况等10项重点改革项目,分别明确督察对象、方式和时间,常态化跟踪改革进展,有效推动了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同时,制定《关于将改革纳入政治巡察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审计与改革督察联动协作的办法(试行)》,制度化推进改革督察与巡察、审计联动,联动区委巡察办建立改革问题库,向有关单位发出改革工作提醒,有效督促了问题整改。
在系统联动的督察工作体系推动下,截至去年底,全区66项中需于2022年度完成的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告知制度、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等一批改革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年各领域改革工作获上级肯定210余次,9项改革案例获国家有关部委肯定,2项创新做法在全国性大会上作交流发言,万州改革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随着一项项重大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区社会生产力有效释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万州注入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