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更浓日子更美 ——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以文铸魂助推乡村振兴走笔

发布日期:2021-02-05 15:01


民宿、农家乐助力该村乡村旅游发展

 

石桶寨风景如画

 

万州手机台讯(记者 李正 周志华/文 侯本艳/图)这是一个小而美的高山村庄。群山连绵,文化厚重。村民连片居住,庭院前鸟语花香,人们彼此相识,笑脸相迎。


这也是理想中老家的模样。有山有水,有屋有田,村民各有所长、各美其美,如同生活在桃花源中。


这里就是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在这里,村民有一种天然的归属和自豪感。在这里,很容易就会唤起你的浓浓乡愁。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吸引着不少外来客。


难以想像,短短几年,这个高山村落就实现村民收入倍增,80户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里多处景点成为自带流量的“打卡”胜地。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日前,“万州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主题宣传报道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进石坪村,揭开这里华丽蝶变的神秘面纱。


文化铸魂靓了乡村


一夜风雪骤。


晌午时分,暖阳高挂。站在石坪村的最高点,天高地阔,山野茫茫,美景一览无余。


眼前,一块状若石桶的巨石矗立山头,这就是石坪村的标志性景点石桶寨;旁边,是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文星塔,也叫惜字塔。远处,群山环绕,阳光洒向田间地头,落在那还未融化的冰雪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新建的村便民服务中心、高山生态移民新村和保留原貌的土家小楼错落有致。藏青色的柏油马路穿插其间,就像是时光隧道,串联起历史和现今。


一幅山水画,浓浓土家情。这样的石坪村,实在是美!


振兴乡村,文化先行。


“好山好水是自然基础,有文化浸润的乡村才有魂。”说话的是驻石坪村第一书记贺晓耘,一个干净利落风风火火的女子。


时间拉回到2017年9月。石坪村被确定为全区扶贫开发重点村,贺晓耘带着重任来到这里,与村支两委一起寻找全村的出路。


石坪村有什么?望着村委会对面山头上高高耸立的石桶寨和文星塔,她找到了答案。


石坪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既有独特的高山地貌,也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和独特的土家文化。这就是石坪村的根基、也是石坪村人的立身之本。


要想治贫治愚,文化建设当先行。村里开展起发掘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


11处土家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石刻,“土家鼓舞”“土家摆手舞”“土家竹竿舞”“土家蒿草锣鼓”“蒿秧歌”“哭嫁歌”“十想歌”等古迹和传统歌舞被发掘出来;村里的妇女绣起“花鞋垫”,织起“西兰卡普”,村民穿上鲜艳的“土家对襟服”;土家团馓、合渣、蒸豆腐、蜂巢酒等土家美食端上饭桌。


村里还围绕石桶寨做起文章,修通公路,建起观光步道和休憩亭阁,把这里打造成村里的旅游名片。


同时,围绕特色土家文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修建景观、绘起文化墙,并在村民房屋外墙绘上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土家孝道文化、描绘土家人生产生活场景、记载土家传统歌舞的大幅的墙绘。


这些独特的土家文化与青山绿树、田园房舍交相辉映,让这个山乡村落彻底靓起来,美起来。


特色产业鼓了腰包


石坪村5组脱贫户扶胜现在是一名“上班族”。每天早上,他都会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饭,拿上农具到石桶寨农业开发公司上班。


“每年光工资就有两万多的收入,你说咱的腰包是不是鼓起来了。”扶胜掏出一只香烟点上,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石桶寨农业开发公司是由土生土长的石坪人郎小勇创建。20多年前,郎小勇离开家乡到安徽上学,之后自己创业。待事业有成,他选择回乡成立农业公司,建起300亩的黄桃基地,常年吸收20余村民务工,其中建卡贫困户达到15人。


“选择回乡,既是因为难舍的家乡情结,也是因为如今的石坪让我觉得大有可为。”郎小勇说。


缘何大有可为?一来,村里地处高山,森林密布,气候适宜,而且拥有石桶寨、文星塔等古迹和独特的土家文化;二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村里的道路硬化了,电网改造了,网络通信铺设了,公共设施也健全了。这些都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高山村落要想脱胎换骨,产业自然必不可少。不过,若只有传统的农业产业,这让贺晓耘和村支两委心里既不踏实,也不满足。


他们又一次想到了这里的根基——文化。于是,他们大胆探索文旅融合,开发出石桶寨、文星塔和燕燕岩等旅游景点,走起特色生态旅游发展之路,让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和历史文脉吃上旅游饭。


郎小勇率先带头,建起农家乐、民宿点、农事体验园、中小学生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其他村民也依托实际条件,紧跟而上,纷纷建起农家乐、民宿点。截至目前,石坪村共有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宿13家,床位210张,全年可接待游客4万余人。


与此同时,村里还打造高山有机水果采摘节,让游客深入大自然,体验农忙时节的丰收感。将石磨豆花、土家腊肉等特色美食端上饭桌,让游客深刻体验舌尖上的石坪。组建演出队,带领游客畅游在土家文化海洋。


石坪村和石桶寨的名声越来越响,游客络绎不绝。去年5月1日,第一届石桶寨风筝节成功举办;6月,石桶寨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启动;7月29日,“大美万州”乡村旅游夏季游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一时间,这个高山村落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胜地。


“现在的石坪,不仅让我们鼓了腰包,更让我们有了盼头”。1组村民吴晓莉去年回乡建起果园,如今又在思考着建农家乐了。


淳朴民风富了脑袋


村强、民富、景美,最重要的是人和。


“富了口袋,我们还要富脑袋。社会文明程度高是我们的核心追求。”这是贺晓耘和村支两委一贯坚持的观点。


如何富脑袋?那就是依托村里的文化根基,以文化建设铸魂乡村振兴,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强力提升村民精气神,孕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村里开起故事会——


土家民间老艺人扶江平时常在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给村里的年轻人传授土家传统艺术,讲述石坪村的古老故事,石坪村人艰苦奋斗传统开始在年轻人身上发芽。


村里跳起民族舞——


每当农闲时节或者重要节日,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就变成土家文艺小舞台,美丽的石坪姑娘跳着“摆手舞”“竹竿舞”,打着“连厢”,唱着“六口茶”“十想歌”,引来游客喝彩连连。


村里建起文化室——


村里的孩子读起了名著,村民学到种养实用技术、美食制作及销售技巧,既给爱读书的村民营造静谧的环境,也润物细无声地感化着下一代。


富脑袋,富在有知识,也富在心灵美。如今的石坪村,精气神焕然一新,向上向善的文化浸润着每位村民。


乡干部张金说,以往一些村民因思想守旧,时常因田地的边界等问题争吵、闹矛盾。但如今,类似的事情不复存在。每每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村民都会主动谦让起来。“大家心里始终保持着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利于村里的发展,谁吃点亏都无所谓,只有和和气气才能把村里发展好。”


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风气也在这里越来越浓。627个家庭,1867名村民,这里的每个人都彼此相识,笑脸相迎。哪家有需要帮忙的,在院子里吆喝一声,或是在群里发个消息,其他村民都会热情地站出来;哪家煮了好吃的,也都会叫上邻居一起来吃……


1月,并不是石坪村最热闹的季节,但仍偶有游客前来。每当这时,村民都会站到门前,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还主动给他们当起“导游”。


文明的火种又开始在石坪村人身上燃起,全村的精气神为之一变,古老村庄开始变得生机勃勃,干事创业的精神重新回到石坪人的身上。


石坪村,就像田间地头的庄稼,破土而出,正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