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流韵一村景 化作乡愁更动人 ——武陵镇下中村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走笔

发布日期:2021-01-21 10:17

下中村

 

村民组建的板凳龙队

 

村里新建的图书馆

 

万州手机台讯(记者 傅仲琨 张倩 文/图)清晨,万州武陵镇,随着过江邮轮一声汽笛长鸣,静谧的江湾小镇从沉睡中醒来。


下中村,这个坐落在武陵镇西北角,名字听上去不大“诗意”的村庄,却有着超高的“颜值”和浓郁的“味道”:这里是我国纬度最北的桂圆、荔枝基地,是中央电视台微电影《三生有信》取景地,也是万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地。一个喷香冒烟的武陵土扣碗,成功从这里迈进大都市,从路边摊走向品牌店。这里有着汉唐文化的千年脉动,也有在“互联网+”中转变的村民。这里有“石头巷子黄泥墙”的原生态乡村,也是一片山地高效农业方兴未艾的土地。


你若仔细观察,发生在下中村的故事,都指向同一个词语——“乡愁”。三年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一句文艺范儿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知让多少人眼前一亮、心绪难平;如今在下中村,乡愁可看可观、可触可感——2016年初,区政府将武陵镇纳入万州区第一批镇乡历史文化挖掘工程,出版了挖掘调研成果《流淌的乡愁·武陵篇》。随即,武陵镇提出打造“文化名镇”,利用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并根据下中村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确定以汉唐文化为主基调,精心设计移民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兴建、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基地建设等扶贫开发项目,把无形的乡愁转变为发展的动力。


风景,注入文化更迷人


冬日的暖阳,格外明媚。走进下中村,三角梅沿青砖墙角一路相伴,巍峨的武陵阁屹立在滔滔江水旁。拾级而上,登高远眺,两岸青山连绵不绝。数百米开外,承载着武陵人“传承与拼搏精神”的龙舟广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在下中村华清塘汉文化新村居民点,一个用斗筐作店招门楣的“武陵记忆民俗博物馆”成了新村亮眼所在。从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这里陈列的上百件古董和艺术品,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光阴。


馆长崔庆吉,村里出了名的古董收藏爱好者。倘若“有心者”前来武陵“寻宝”,遇到村民,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找崔师傅。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喜欢收藏的人不多,收藏市场也不兴旺,基本没什么假货。即使有也是仿制品,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古董。”崔庆吉说,武陵历史文化悠久,出土的文物也比较多,最开始他接触收藏的时候,比较偏向于货币类,后来转向了文史类古器物。“不过之后好东西少了,假古董多了起来。”为此,崔庆吉想到了在老家开一间民俗博物馆,这与武陵镇党委想要宣传推广传统文化的想法不谋而合。


“许多人只知道古董值钱,却不懂得鉴赏,我的初衷,不是为了藏宝,而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艺术,了解我们武陵的文化。”崔庆吉说。


文化的回归唤回了下中村人的文化自信,他们变得乐于分享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武陵自古便是重镇要地,不少文人骚客流连于此吟诗作赋,还出土过武陵汉阙等国宝级文物,历史文脉才是我们的根和魂。”镇党委书记刘厚荣说。


通过武陵人零零散散的讲述,我们渐渐拼凑出属于下中村的历史记忆:山清水秀、滨江而立的下中村曾是东周时期的巴子故城、唐宋时期的武宁县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陵遗址群中,包含了下中村的麻柳沱遗址、下中村遗址、罗仁发墓群、大丘坪墓群、柑子梁墓群、下中村墓群等重要遗存,出土了从东周至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数千件,被誉为三峡地区巴文化的“百宝箱”、汉文化的“聚宝盆”、唐宋文化的“精品屋”。


乡愁,刻在人们心底


历史和传说,让乡愁有了载体。


每逢端午前后,武陵镇都会举办龙舟赛,届时万州还会邀请开州、云阳、忠县等周边区县的龙舟队一起参加比赛。


“到现在已经举办了三届了。那场面,热闹得很。”说话的是下中村支书陈树林,他也是下中村龙舟队的队长。


或许是住长江边上,陈树林对龙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直到担任了村干部后,他才真正有机会接触龙舟。


在他的记忆里,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赛龙舟,是当地居民每年最期盼的文化活动之一。龙舟竞渡时,船上结彩张旗,勇士们奋力划船。这时,锣鼓齐鸣,号声喧天,河边观者如云,众人喝彩,气氛热烈,如痴如醉。


然而,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武陵龙舟邀请赛按下了“暂停键”。但陈树林并没有闲着,他时不时会邀上三五个队员,不定期开展训练。“不是说不比赛,就不需要锻炼身体了。我们办龙舟赛,真正目的不是说非要争个输赢,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还有就是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陈树林说,目前大多数龙舟队的队员年龄段集中60后、70后,年轻一代的队员太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龙舟文化,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由一条龙舟牵引出的“乡愁效应”还在持续蔓延。近年来,下中村动员村民爱好者30余人,组建了板凳龙队、腰鼓队和龙舟队。每逢节会,村民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义务编排极具地方特色的舞狮舞、扭秧歌、打连箫、击腰鼓等节目,供游客欣赏。村里每年还会举办几场群众文化活动,设置男女老少都可参加的文体项目,发动村民都参加。


故乡,走出记忆深处


人的一生,家乡都是根的所在,无论生活于全世界何处,说着何种语言,过着何种生活方式,不忘的都是故乡的明月。乡愁,就在那,在背后,你所望得见的那座山,那江水。


在下中村,“大唐荔园”颇有名气。站在园区制高点,满山遍野的荔枝树、桂圆树、枇杷树、柚子树尽收眼底,一汪清池处于中心,亭台长廊环绕而建,古色古香的民宿置于田园,颇有些景致。


每天早晨,杨元太都要到果园里转一转,或者登高望一望长江。就是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用了5年时间,一手建起了这个风景如画、果树满山的“大唐荔园”。


杨元太是土生土长的下中村人,年轻时外出谋生创业,经过数十年的打拼,创办了自己的企业。2013年,武陵镇党委、政府发出号召,邀请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时值63岁的杨元太第一个响应号召,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常年在外,心里总是有份牵挂,我也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在杨元太的记忆里,老家坡地上有一个荔枝园,那里的荔枝树郁郁葱葱,“所以回来后,我就流转了土地,种了荔枝和龙眼,想要留住儿时熟悉的味道。”


故乡还是原来的故乡,因为乡愁的寄托,有了不一样的未来。


近些年,在武陵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唐荔园”以汉唐文化为风格基调,建成了集旅游观光、采摘垂钓、实践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型基地,成为万州乡村文化旅游活动的热门打卡地。


与此同时,下中村借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探索出一条“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四位一体、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如今,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与部分农户散种相集合,形成了荔枝、桂圆、血橙、李子等主导产业,带动634户村民增收,其中建卡贫困户58户140余人。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就开始追求点别的。这不,咱们村里还建了图书馆,免费的,大家都可以用。”对于下中村5组脱贫户杨永芳来说,故乡不再是记忆中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乡愁也不“愁”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