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宣传 > 一区一枢纽两中心 > 正文

平湖逐浪谱新篇——万州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

发布日期:2021-02-05 15:28


蓝天白云,平湖万州。 记者 冉孟军 摄

 

一桥飞架南北,两岸共同发展。 记者 冉孟军 摄

 

甘宁镇玫瑰香橙基地绿意盎然。 记者 付作侨 摄

 

万州经开区,园杰思谷机器人展厅。 记者 冉孟军 摄

 

长江沿岸茂密的中山杉林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记者 何忠 摄

 

立体交通助力万州参与双城经济圈建设 记者 付作侨 摄

 

长安跨越生产线,机器人助力生产。 记者 冉孟军 摄

 

万州手机台讯(记者 解书睿 尧华燕 应凤林 汪佳)隆冬时节,万州平湖浩淼,两岸姿影绰约,山水颜值与发展气质相映衬,更显生机蓬勃、活力无限。


近年来,万州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聚力抓好“生态”“流通”“城市”“产业”四个篇章,努力在生态优先上当示范、绿色发展上当标杆。


万州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聚焦“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走深走实“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在服务国家和市级重大战略与大战大考中体现了大担当,实现了新作为。


大江奔流逐浪高,平湖击水奋楫先。


“十三五”圆满收官,万州扬帆再出发,以拼搏实干、昂扬奋进的精神和状态,阔步跨入“十四五”,奋力谱写万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生态篇


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一江碧水向东流


“渔民喜欢水,和农民喜欢土地是一样的,一天不到长江边走走看看就不习惯。”50多岁的陈文学从小长在船上,长大后就成了长江万州段的一名渔民,几十年都在江湖里生产生活。


从去年开始,陈文学和他的渔民兄弟告别了几十年打鱼为生的日子。


让万州994名渔民转身上岸的,是长江生态保护事业中的历史性一幕——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境内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作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万州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完成渔船退捕上岸工作。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区445艘渔船、994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正式开启长江10年禁捕。


收起渔网,把江河还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近年来,万州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以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着力推进全域治水、全域绿化、全域净土,提速打造长江上游水生态最优区域,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全域河流治理、城乡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立足治本,一场场战役接连打响。


万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741.77平方公里,严格执行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5公里产业管控政策,否决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标准的项目;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82座,实现城乡全覆盖;推行“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生态养殖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3%,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


消落区生态治理、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还江于民,着力推进长江岸线整治提升。


曾几何时,万州市民发现,位处长江北岸的三阳化工悄然拆除。这个以生产烧碱、液氯、盐酸等为主的化工企业曾经效益红火,但在近两年来万州开展的长江沿岸1公里以内化工企业“清零”行动中,被关停拆除。同时,在沿江区域打造层次分明、色彩优美、功能完备、效益多元的生态廊道,让群众充分享受到生态修复的红利。


万州积极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坚持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长江干流和21条次级河流建设生态廊道,依托铁峰山、七曜山、方斗山建设生态屏障;着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峡后续植被恢复等重点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0%;建立“区—部门—乡镇—社区”四级网格化监管格局,与开州区、石柱县、忠县、云阳县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布好“监管网”。


全区上下致力于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良好的生态回馈着万州人民:2020年,万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比2019年增加12天;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持续保持Ⅱ类,18条次级河流水质满足Ⅲ类水域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2%,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


放眼万州,一个“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生态更美的城市,屹立在三峡库区的长江之滨。


流通篇


构筑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大道如虹通四方


翻开万州交通运输图,一张气势恢宏、星罗棋布的交通大网正覆盖平湖大地——


渝万城际平均20分钟发送一趟次,待到渝万高铁建成,还可实现50分钟到重庆主城、4小时到郑州、6小时到北京。


去年万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将为万州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迈出坚实的一步。


去年以来,万州港与成都、达州等双向装运的集装箱普货突破200万吨。


万州是西入巴蜀、东出荆楚的必经之地,历为渝东、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流通”一直是万州的强项和优势。


渝万城际和万达、万利“一高两普”相聚于此,在建的郑万高铁、渝西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加快推进,5条铁路建成后,将实现1小时到重庆、宜昌,2小时到成都、西安、襄阳,3小时到郑州,5小时到北京、上海。


公路已实现到周边接壤的5个区县1小时通勤,80公里的城市外环2023年将全面建成。


港口形成了南岸以新田港为主、北岸以三峡综合物流枢纽为主,两个承担着不同功能的南北双枢纽。


从公路到铁路,从地上到蓝天,未来万州将形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通过畅达东西、贯通南北,引领、支撑、带动渝东北和川东北的发展。


万州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开放口岸等通道优势,打通了连接世界的物流大通道,东西南北方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正在万州融合荟萃。


“目前万州港已开通蓉万、达万、西万班列,通过水铁联运、水水联运、水公联运的方式,构建起以西南片区为主、辐射全国的物流大通道。”万州区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自古便是水陆要津,商贾如云,去年更是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后到成都、达州、遂宁、南充等地考察物流通道、洽谈合作事宜,深入推进川渝物流合作。


俯瞰大地,寒冬里的万州港热潮涌动,一批来自长江下游港口的矿石经万州港发往四川达州。与此同时,一车车从达州运来的硫磺自万州港中转运到沿江城市。在火车站,随着一声鸣笛,载着纯碱、氯化铵等货物的列车沿着陆海新通道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仰望星空,万州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3条国内航线,以及泰国、柬埔寨等国际直航包机航线,航线航班恢复高于全国及西南地区支线机场平均增幅;保税物流中心先后承接重庆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技术纺织公司、重庆携勇物流有限公司等业务,填补了三峡库区保税物流服务空白。


截至去年底,万州主要物流通道呈现出向好态势,蓉万通道货运量同比增长20.6%,达万通道货运量同比增长8.7%,西万通道货运量同比增长12.2%;同时,万州港榆林内陆港在陕西正式揭牌,通道集货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成都国际铁路港签订水铁多式联运合作协议,为实现同中欧班列对接创造了条件。


越过高山、跨过长江,万州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开放的视野已拓展到千里之外。


城市篇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放眼库区筑大城


1月11日,雨霁天晴,万州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站在城周太白岩上俯瞰,从长江北岸的老城到沿江布展的城市新区,从江南新区再到北部创新生态城,万州城市肉眼可见的骨架拓展,令人惊喜又自豪。


眼下的万州,老城区在加快补齐城市功能,江南新区以“新”为特色打造智慧城市,北部创新生态城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立起了门户形象。


一个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优势逐渐凸显,对周边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愈加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成长壮大。


近年来,万州区紧扣市委“着力提升万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支持万州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部署,坚持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组团规划、板块发展,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以文化人、以文兴城,提升城市竞争力、生长力、吸引力、影响力、活力以及幸福度,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在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进程中迈出了稳健步伐。


站在高铁片区万州北站南广场举目四望,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连通组团板块的城市大道建设热火朝天,以“城站融合的国家级高铁综合枢纽、‘一江两山三廊道’生态高地、渝川区域性现代服务高地、区域经济总部、国内外知名医疗康养高地”为目标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正酣,一个产城融合的创新生态城正在万州北部城崭露雏形。


这是万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城市组团,以布好局、腾空间、引项目为重点,在万州城市北部进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立起生态新城门户形象,构建服务周边区县的重点功能区和城市北部副中心上的切实行动。


城市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万州区通过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利用好独有的山水资源禀赋,把握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布局。通过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并行,加快推进城市商圈、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城市节点提升,精心打造滨江环湖区域,着力推进消落带治理,加强低效闲置土地分类利用,推进新型城市社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通过抓好城市管理服务,运用5G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打造魅力城市。


与此同时,万州区着力壮大城市规模,打通辐射周边交通路网,加快建设现代商贸中心,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绿色智慧型物流等带动型强的产业项目,加强区域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以及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强化交通物流、对外开放、公共服务、宜居宜业等核心功能,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区域中心城市作用不断彰显。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万州“双百”城市已建成,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稳步提升;展望未来,万州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城市规模拓展、品质提升,优化“一江两岸六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精雕细琢滨江环湖区域,高水平开发建设母城组团、江南组团、高峰组团、江湾组团、高铁组团、九龙组团,有效辐射服务周边地区。


根据规划,万州将突出江湾特质,强化水岸线、山脊线、天际线管控,建设城周山体公园,打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独具一格的江城。完善城市功能,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布局,加快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延续城市文脉,加强城市风貌塑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


万州,正搭乘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风正扬帆驶向“双两百”大城市的彼岸。


产业篇


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 点燃发展新引擎


走进位于万州经开区天子园的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焊接车间广泛采用机器人作业,实现了白车身焊接、装调全自动化,平均每3分钟便下线一辆车。


“我们成功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了30%,成本降低了20%。”公司副总经理唐兴国说,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长安跨越阔步前行,近年来复合增长率高达30%,年产值突破60亿元。


长安跨越只是万州发展智能循环型工业的一个缩影。


在生态敏感区,如何做强产业?万州自觉担当保护长江母亲河的重大责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谋定实施“一心六型”两化路径,着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通过“一心”育“六型”,万州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循环型工业、山地高效型农业、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业、绿色智慧型物流业、休闲养生型大健康业、功能共享型金融业,实现了生态与产业互促共进、比翼齐飞。


“六型”产业不仅是万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抉择,更是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万州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之以恒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壮大“六型”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于优化升级中增强影响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的智能循环型工业,被万州摆在发展“六型”产业的首位,通过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依托万州经开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努力推动工业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提速打造长江上游绿色智造基地。


经过接续努力,以绿色照明、智能装备、新材料、汽车、食品医药等为重点的万州智能循环型工业体系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2020年工业投资增长50%以上;五大产业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1.5%,新材料成为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国家级研发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万州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城乡“双亮”工作,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三变”改革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成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富足之地。


尤其是经果林、生态猪“双百亿”工程成效显著。百万亩经果林全面提质增效,2020年基地面积累计达到86万亩,绿水青山已是金山银山;百万头生态猪项目896个养殖单元全面开工,2020年完成400个单元建设,新增50万头生猪产能。


在“双百亿”工程带动下,万州山地高效型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2020年农业增加值和增速均居全市前列。


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的万州,现代服务业正在升级发展。几年间,友豪万商城、江南CBD、现代综合物流中心等建成并开业运营。五大商圈提档升级,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30亿元以上的达3个、10亿元以上的达3个。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精彩纷呈,世界大河歌会激情唱响,“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品牌声名远扬。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峡大健康品牌步入发展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万州将以更强烈的担当、更主动的作为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服务国家和市级重大战略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再造一个万州工业,建成全市工业强区;着力构建种植、养殖产业全链条,打造全市农业强区;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展现万商云集、万客来游盛景,在建设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上取得新成效,使万州成为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程的时间节点上瞻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万州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