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讲故事,更喜欢讲好每一个故事。”今年“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表彰获得者潘海琳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是说。
潘海琳是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技人才。从事宣传文化工作30年,她获得过重庆市首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巴渝新秀等无数荣誉,工作成绩可谓硕果累累。
成绩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把初心使命融入个职业理想与情怀,坚决履行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的理想追求。
把初心融入情怀 讲好人民的故事
进入7月,从几场大型庆祝活动的演播,到一系列短片、短剧、微视频的策划制作,潘海琳不曾休息片刻。每一场活动、每一个策划,都耗费着她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这几天,庆祝活动刚告段落,她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新的短剧策划创作。
实际上,这种忙碌的状态对于潘海琳来说是常态。作为一名新闻和宣传文化工作者,潘海琳在中国广播剧领域是“专家”,更是一名“老黄牛”,她始终保持着接地气的人民情怀,至今仍然坚持深入基层采访,发掘“来自身边的感动”,精心创作了《默默流淌的爱》《宝贝回家》《心中的溜索》《“事儿妈”宋小娥》《玉兰花开》等大量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
2020年初,全国上下与疫情作斗争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和抗疫英雄。潘海琳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主动担当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锐,先后策划、创作了30集微剧《910小剧场抗疫系列》、广播剧《安安》、纪录片《战疫日记》《山上山下》以及一些公益广告、歌曲MV,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2020年7月,为创作三集广播剧《英雄之城》,她不顾身体不适,冒险深入武汉战疫一线采访,为该剧的创作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
“一旦发现有故事可讲,不管多累多难,就想用我擅长的方式讲出来。”潘海琳说,虽然从事宣传文艺工作长达30年,但对于工作,她始终有一种不灭的激情。
这种激情,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她始终坚守初心理想,高举思想旗帜,把稳政治方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理想追求。
把使命扛在肩上 讲好奋进的故事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热潮,潘海琳带领团队策划制作并播出15集纪录片《三峡移民故事》,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三峡移民故事以及三峡移民精神,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传承伟大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三峡移民故事》正常播出后,潘海琳又开始为万州与济宁两地关于文化宣传方面的协作互动献计出力,努力把万州的好故事、好声音传播出去。
“只要是时代和人民需要的,就是我所努力的。”潘海琳说,从事新闻和宣传文艺工作30年,她始终有一种责任在肩的使命感,推动着自己不断前行。
这些年,她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把准时代和人民所需,将捐资助学十余年不留名的重庆好人“尹明”“缺钱不缺德”的“郑棒棒”郑定祥、让移民在新家安居乐业的百安坝移民居委会主任刘景花、背着婆婆去打工的万州农村妇女李传梅、默默照顾烈士母亲40年的万州农村妇女袁玉兰等人物搬进作品。以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伟大时代事件为背景,她还先后创作了《春天的号角》《一辈子记得你》《父老乡亲在心间》《梦圆小康》《梧桐山上金鸡舞》《爸爸的微笑》等40多部反映时代之变、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除此之外,潘海琳连续策划了六届“万州区惠民春晚”、四届江南中秋诗会,参与万州区情片、《大美万州》形象片、“双晒”形象片、三峡国际旅游节形象片等策划执行,为宣传重庆、服务人民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