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5年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主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活动旨在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活动上表示,要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
该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抓住关键、持续用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放心消费主体培育,让消费标杆更“亮眼”。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立得住、信得过的放心商店、网店、餐饮店、市场和景区,让“放心消费”的承诺在全国落地见效。推行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着力打造群众认可的优质品牌。大力推广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鼓励地方出台政策支持经营者先行赔付,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二是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让消费供给更“优质”。要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提升。加强家电、家具、纺织服装等消费品标准更新,持续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引导认证机构开展高端消费品品质认证和养老、健康等服务认证,助力消费提质升级。继续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增加绿色产品市场供给。
三是用好“消费查”平台,让消费者购物更“无忧”。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消协开发了“消费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下无理由退货查询服务。要继续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放心消费就上消费查”的共同认知。
四是打好监管执法“组合拳”,让市场环境更“有序”。要持续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重点整治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计量作弊、霸王条款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大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网络流量造假、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乱象,为消费者构筑更加坚实的权益保障。
五是织密消费维权“保障网”,让维权渠道更“通畅”。要全面升级全国12315平台,让消费者维权更加便利。推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纠纷化解效率。强化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公示消费投诉信息,让投诉信息更透明,让守信者得实惠,向失信者“亮黄牌”。
“优化消费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各项政策衔接顺畅、落实到位。广大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坚守诚信,珍惜商誉,主动承诺践诺。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合规经营。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依法维权,以自己的选择推动市场良性发展。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对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曝光。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该负责人说。
今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联合开展“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其中中央单位安排28项专题活动,7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组织14项活动,全国各地共开展131项活动,通过发布重要成果、公示执法案例、开展消费提示、开放服务场景等形式,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作者 杨召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