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现场。

《三只小猪》。

《卖火柴的小女孩》。

《白雪公主》。
核 心 提 示
近日,冬日午后,暖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落,三峡剧院门前早早排起了长队。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里即将上演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自今年6月揭牌运营以来,转型升级后的三峡剧院,已成为周末最受家庭欢迎的文化场所。
跨界融合: 传统院团的创新之路
重庆三峡歌舞剧团,这个曾经以创作多部经典歌舞剧佳作,享誉渝东北的老牌文艺院团,如今正书写着转型发展的新篇章。面对文化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剧团主动求变,与重庆市话剧院合作打造了专业儿童剧场。
“转型不是简单的节目更替,而是从创作理念到运营模式的全面创新。”围绕“剧”做文章,将是重庆三峡歌舞剧团面对文艺市场改革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重庆三峡歌舞剧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升级后的三峡剧院未来不仅会作为亲子剧场推出生动有趣的儿童剧,更会持续坚持大型剧目的打造,并逐步推出适宜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剧场戏剧和精品剧目的演出。
6月17日,改编版《三只小猪》作为开幕大戏惊艳亮相。演出票提前三天售罄,现场设置的加座也座无虚席。当“小猪三兄弟”走进观众席邀请孩子们一起智斗大灰狼时,全场沸腾了。“这种沉浸式体验太棒了!”带着孩子从云阳赶来的刘先生兴奋地说,“孩子回家后连续好几天都在模仿剧中的情节。”
首演成功增强了剧团的信心。随后,《老虎拔牙》创新融入巴渝民间故事元素,《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精彩演绎,《卖火柴的小女孩》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梦幻雪景……每一部作品都在经典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据统计,截至目前,剧院共上演27场演出,吸引观众5000余人次,周末场次上座率稳定在90%以上,暑期更是座无虚席,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精品打造: 新儿童剧再掀观剧热潮
目前,剧院的影响力正在向周边区县扩展。数据显示,来自开州、云阳、奉节等地的观众占比正不断攀升。
11月22日的演出现场,当小女孩划亮火柴,梦幻般的舞台布景,让观众席间传来阵阵惊叹。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更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当演员询问“谁愿意给小女孩送温暖”时,现场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回应声。
“这部剧不仅保留了原著的温情,更通过现代舞台技术赋予了新的感染力。”带着女儿前来观剧的李雨桐女士表示,孩子看得很投入,结束后还一直讨论剧情,这样的艺术体验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
观众王蓝浠小朋友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最喜欢演员和观众的互动环节,他们已经邀请我三次上台参与表演了,下周六我还要来看新剧。”
辐射带动: 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除了商业演出,重庆三峡歌舞剧团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先后还举办了多场“戏剧开放日”,邀请特殊儿童群体免费观演;与万州多所小学合作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将课本内容改编成戏剧片段,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化理解。
据了解,该剧团正在启动三大计划:一是“戏剧进校园”拓展计划,覆盖万州多所中小学;二是少儿戏剧培训项目,培养本土戏剧新苗;三是区县巡演计划,依托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传播矩阵,将优质剧目送往周边区县。
目前,三峡剧院每周六15:00固定演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将持续演出至12月底。据悉,剧院正在筹备新的儿童剧目,预计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这座转型仅五个月的亲子剧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渝东北地区的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万千家庭周末休闲的首选之地。
记者 向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