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质齐升
今年前三季度,万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数字业务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数字制造业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48%,新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5家。
向智而行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市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23个,数量排渝东北第1位。
万州手机台讯 (记者 解书睿 通讯员 周红梅)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万州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跑。近日,记者从万州区经济信息委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万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数字业务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数字制造业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48%,新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5家。
把目光投向位于江南片区的腾讯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中心,这个万州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的重点项目,通过招商和孵化,已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企业数十家,并通过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和考试认证,持续培养输出相关人才,为万州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形成了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而这,仅是万州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万州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牵引,强化底层技术突破,汇聚海量数据,丰富产业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1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5个,数量排渝东北第1位。金龙铜管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其精密铜管制造运营一体化智能工厂入选2025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市级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23个,数量排渝东北第1位。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培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观摩活动等,积极培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大力开展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和“专精特新”企业评估诊断专项行动,惠及1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今年推动30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建档立卡”。截至目前,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6.3%,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
聚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医药化工3大主导传统产业领域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鼓励骨干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围绕产线、车间、工厂等培育“智能制造单元”,金龙铜管、湘渝盐化入选2025年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培育种子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已有3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5个、完成投资12.7亿元,推动35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培育维都利等AI赋能示范型未来工厂种子企业,谋划打造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标志性应用场景。
建立规模以下重点软信服务企业培育库,对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精准指导;持续深化为企服务,通过“一对一”服务专员指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软信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