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精品演出持续升温

发布日期:2025-10-22 10:15

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

▲廉政话剧《于成龙》剧照。

▲观众有序观看演出。 记者 付作侨 摄

▲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人来人往。 记者 付作侨 摄

今晚,廉政话剧《于成龙》将在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震撼上演。作为该中心开放以来的又一场重磅演出,它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廉政文化对话。从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到大型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再到今晚登场的《于成龙》,一系列高品质演出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更悄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万州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文化地标精品上演 市民乐享艺术盛宴

夜幕下的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灯光璀璨,如璞玉般绽放光彩。这座以“磐石—璞玉—水晶”为设计意象的建筑,自2025年10月14日正式开放以来,已成为万州又一个文化新地标。

今天19时30分,这里将迎来廉政话剧《于成龙》的亮相。该剧聚焦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生平故事,通过“开仓赈灾”“铁面惩贪”等经典情节,生动还原他任直隶巡抚期间,面对灾荒与贪腐时坚守“为政以德”的担当,深刻诠释其“清、慎、勤”的为官准则与“自省六戒”的修身之道。

“我们希望以舞台艺术的独特感染力,让观众在沉浸式观演中与廉政文化对话,感受廉洁价值的时代意义。”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于成龙》将在今明两晚连续演出,让更多市民有机会欣赏这部精品力作。

这已是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开放后迎来的又一重磅演出。开幕大戏《猫神在故宫》,是第十八届文华奖剧目奖中唯一入围的儿童戏剧作品,以其独特创意和深厚文化内涵,为场馆运营树立了高起点。随后上演的大型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同样场场爆满,持续点燃了市民的观演热情。

“以前总觉得万州文化设施较少,现在有了高标准艺术中心,周末不仅有好去处,还能看国家级演出,太满足了!”市民王新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刚退休的郜伟更是成了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的“常客”,每周都会关注演出排期,他说:“以前看文华奖级别的剧目得到重庆主城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万州的文化氛围真是越来越浓了!”

软硬件双轮驱动 文化惠民效应凸显

为何这座新开放的艺术中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高品质演出?答案就藏在“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双重支撑里。

硬件上,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既融合三峡地域特色与现代美学,又具备专业级功能配置——1400余座的大剧院配备专业声学设计与先进舞台机械系统,可满足各类高端剧目演出需求;软件上,恰逢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评奖活动举办,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作为重要展演场地之一,积极践行文化惠民理念,通过差异化票务政策、增加演出场次等方式,切实降低市民观演门槛,让曾经的“阳春白雪”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今,“好剧愿来、市民爱看”的良性循环已在这里形成。市民罗欢早早为全家买好《于成龙》门票,她满怀期待地说:“之前带孩子看《猫神在故宫》,孩子看完追着问故宫历史,这次看《于成龙》能让全家接受廉洁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好。”

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的吸引力还辐射到周边区县。云阳市民陈静特意约上朋友来万州,她们精心规划了一天的行程:上午逛万达广场,中午吃格格,下午去“半山圈”喝茶,晚上吃烤鱼,最后走进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欣赏话剧。“这样的文化休闲体验,以前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享受到。”陈静兴奋地表示,“现在万州有了这么高水平的艺术中心,我们周边区县的群众也多了个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这种“观演+消费”的新模式,不仅让市民享受文化盛宴,更带动万州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让文化地标成为拉动区域消费、促进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展望未来,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的目标是打造成渝东北地区集创作、展演、交流、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高地,成为“展示三峡文化、传播万州声音”的闪亮名片。“未来我们会继续发挥‘桥梁’与‘窗口’作用,对内挖掘本土文化、扶持本土创作,对外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演出,让市民的文化菜单更丰富,让城市的文化视野更开阔。”万州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今夜,《于成龙》的台词将在剧场中回响,廉洁自律的精神将跨越时空与当代观众相遇。而万州,也正以这座艺术中心为舞台,书写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 付馨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