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绣出美好城市生活

发布日期:2025-10-21 09:47

望江公园人流如织。

平湖万州。

记者 应艳丽/文 付作侨/图

核心提示

区委六届七次全会为万州城市管理工作擘画了“施工图”、定下了“任务书”。区城市管理局闻令而行、笃行不怠,以“绣花”之笔深耕执法改革、智慧赋能、民生领域——让“治理精度”匹配“城市高度”,让“民生温度”点亮“山水颜值”,为万州加快建成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筑牢坚实的治理基石。


A

改革破局:“大综合一体化”打通治理梗阻

“以前处理一个违规搭建的问题,得协调规资、住建等多个部门,现在我们自己就能执法,效率高多了。”区城管执法支队负责人拿着一份《执法事项划转清单》介绍,该局已稳步承接规资、住建、国防动员等领域划转执法事项295项,接收部门线索移交4件,均在规范处置中。

权力“接得住”,更要“用得好”。针对镇乡、街道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区城市管理局创新“街道派驻+乡镇包片”模式,向14个街道派驻执法大队,为乡镇配备6名包片执法人员,将47项高频执法事项、9项专项事项赋权基层。有效提升乡镇(街道)城管执法效能,城市管理领域案件处置指导率100%。

“以前一个月要接待好几波检查,现在联合检查一次就能覆盖多个事项,省了不少事。”这是长江之星一家火锅餐饮企业的真切感受。

为避免“多头检查”扰企,区城市管理局依托“执法+监督”应用平台,以“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制定行政检查计划,联合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推行“执法+监督”“亮码检查”“扫码入企”“信用+执法”等措施,实现信用系统与专业执法、综合执法联动,打造“信用+”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综合场景矩阵,并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减少对市场主体的打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B

智慧赋能:51.5万个“神经末梢”守护城市安全

“高笋塘广场噪声超标,已触发‘舞知音’系统熔断,请广场管理人员前往劝导。”夜幕初上,高笋塘广场附近的城管执法人员就接到了任务。以前对于广场噪声投诉,先是市民打电话投诉,然后逐级分发,现在系统能自动预警,处置效率大大提升了。

近期,37套该设备在万州多个广场“上岗”,吸引安徽、江苏等地城市前来取经。这正是万州数智化城市治理的日常缩影。

今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持续夯实城市治理数字底座:归集公共数据411类,编目业务事项208项,核心业务数字化率达100%;对接感知设备18类1692个,在线率保持95%以上;编目风险点7239个,配置智能预案109个,实现78类监测数据在线预警。

如今漫步万州街头,路灯杆里的空气质量监测仪、人行道砖下的积水传感器、边坡区域的位移监测设备,如同51.5万个“城市神经末梢”,实时守护城市安全。

就在10月13日的大雨中,江南会展广场等地的积水传感器及时预警,随后不仅市政工人及时处置积水,环卫工人也迅速开展泥沙清淤,让出行安全又顺畅。

“接下来要重点破解物联设备离线率高、跨部门数据共享难等问题。”区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开展“数据破壁”“设备提效”“场景创新”三大行动,打通12类执法数据通道;探索开发“边坡位移监测”“梯坎积水预警”等贴合山城特色的应用场景,重点拓展AI智能识别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力争2025年感知设备在线率保持98%以上,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C

民生为本:“停车不难”“推窗见绿”的幸福升级

“以前来望江公园玩,要到体育场那边停车,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公园新增了小微停车场,孩子一下车就能跑去玩。”在望江公园,市民王先生指着不远处的停车场说。他口中的停车场,是区城市管理局今年新建的8个小微停车场之一,共新增停车泊位485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停车难”一直是市民关心的问题,仅仅在停车供给上,按照计划到今年底,万州将增设380个错时共享车位。到2030年前,万州还将建设小微停车场49处,增设7498个停车泊位。

区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质,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提升全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塑造全域城乡整体大美风貌,要解决的问题何止一个“停车难”?还有“出行堵”“休闲少”等民生痛点。

今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局疏通汇杰人才市场、原行政审批中心等5个道路堵点,打通翠屏大道B段至南山绿庭小区断头路,让相关区域上班族的通勤时间缩短了5分钟。开展道路整治提升行动,推进龙都街道环境提升改善工程和钟鼓楼、牌楼等街道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道路修复工程,整治道路9.1万平方米、人行道4.7万平方米,惠及三大片区数十万居民。

关于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区城市管理局正在开展滨江环湖品质提升及消费场景打造专题研究及策划,持续推进滨江环湖核心区14.6平方公里、滨江环湖拓展区面积约8.3平方公里滨江环湖品质提升,建设带状公园、亲水步道、文体设施和休憩空间,充分利用两岸滨江路外侧165-175米高程区间内消落带用地打造亲水宜居环境,布局城市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记者了解到,该项研究共计谋划业态项目清单21个、近期计划实施14个。

同时,区城市管理局还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增绿添园”,通过“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体系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优化。今年,万州新增梧桐公园、鹏程游园等4座口袋公园,扩建古城墙小游园等休闲空间4.86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D

擘画未来:以“治理精度”托起“城市高度”

“城市管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区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担当,积极推动实施一批老百姓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未来,城市管理工作者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打磨城市治理细节,让每一条街巷都干净整洁,每一处角落都充满温度,做到服务精细、治理有序、管理有方,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让城市更具活力,为万州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建成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