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艳丽
“2小时重庆”交通圈已基本建成,这是10月13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会上的官宣。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沿江南线高速、万达直线等工程马不停蹄,这是金秋万州大地上建设正酣的奋斗场景。当“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从蓝图落地为实景,万州经济腾飞的“翅膀”正越振越有力量。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而万州的交通建设是“织网筑基”的系统工程:打造“内联外通”的格局,成为承载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
枢纽的价值,终究要靠经济发展来印证。新田港铁水联运实现物流成本每吨降低10-40元,2025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经万货运量同比激增4 倍,这组数据背后,是“降本增效”带来的产业吸引力: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落户万州,临空物流、临港制造加速布局,让“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而国庆期间“坐着高铁游万州”的热潮,421万人次游客量同比增长25.09%,更印证了交通对消费的激活作用,让万州的文旅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路通则百业兴”,站在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新起点,万州的未来更值得期待。万州至重庆中心城区将迈入“1小时时代”,与西渝、成达万高铁互联互通实现6小时联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定位将从优势变为胜势。那时,万州的枢纽价值将从“连接”走向“引领”——以“重庆重要城市副中心”的姿态,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让交通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当一道道路桥跨越山川、一条条航线连接远方,万州正以枢纽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