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手机台讯 (记者 应凤林)“水来了!水来了!这水流比山泉水还欢实!”随着李河镇平安村村民万文禄用力拧开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欢呼声与哗哗的水流声瞬间响彻小院。一旁的陈道明用新接的水反复搓洗着沾泥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接水要摸黑排队,洗菜水都得攒着喂猪,现在可算能痛痛快快用水了!”
这场让7个小组500户村民告别缺水困境的“解渴”行动,正是镇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党委把“深入基层、真抓实干”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尺,而平安村那场火药味十足的院落主题日活动,成了破解难题的起点。
暮色刚爬上老黄葛树,树下的院坝已挤满了人。镇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董春华和村支书向绍华坐在人群里,手里的笔记本很快写满了字。“董主任,我们家三天才接半缸水,洗衣做饭都不够!”“井里面还有点水,我这老骨头挑不动水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问题越摆越多。向绍华一边安抚大家,一边补充:“管网老化问题我们也发现了,但得赶紧想办法根治。”董春华合上笔记本:“大伙放心,明天就带人进山查线路,一定把水的事解决!”
为彻底破解供水困局,镇党委迅速成立由纪委监督、技术骨干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连续三天,队员们背着测绘仪翻山越岭,沿着布满青苔的老水管摸排。最终查明,老旧管网布局不合理加上持续干旱,让地处供水末端的平安村不时感到“口渴”。
新方案很快出炉:从天地水厂铺设4.6公里新管道直通平安村蓄水池。
听说要换新水管,村民们非常高兴。施工队进场那天,大家自发当起“监工”。何光银见工人卸下管材就凑过去敲敲打打:“这管子够厚不?可别用两天就漏!”王远树戴着老花镜,接过话茬:“这焊缝得焊严实,少半圈都不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这是救命水管,咱们自己的事,马虎不得!”
4月15日,是新水管接通的日子。当村民们拧开新水管阀门的那一刻,积攒已久的期盼化作欢呼,“好久没看到这么大一股水了!现在不用愁没水喝了。”
从院坝会上的愁云满面,到清泉入户时的喜笑颜开,4.6公里的新管道不仅连通了水源,更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这股清泉,不仅流进了家家户户,更流进了百姓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