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万州区紧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这一总纲领总遵循,提出了“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构成了纵深推进万州现代化建设的主脉络。这一架构体现了万州区对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展现了在新发展阶段中的战略远见和务实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深远的实践价值。
一、“3710”架构的体系内涵
“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是万州区立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提出的战略构想。其中,“3”指“三个定位”,“7”指“七个排头兵”,“10”指“十大行动”。三者之间形成紧密逻辑链条,系统构成万州现代化建设的全新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共同绘制了万州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个定位”是目标定位,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3710”架构的核心,是市委赋予万州区在全市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也是全区“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当前及今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和方向指引。“七个排头兵”是实现“三个定位”的具体路径,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等七个重点领域。“七个排头兵”是对“三个定位”的具体化和细化,也是万州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十大行动”是“七个排头兵”的实践抓手,包含产业升级、开放合作、城乡融合、生态保护、改革创新等十个方面内容。“十大行动”是实现“三个定位”的关键支撑,是争做“七个排头兵”的实践抓手,是把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的深情大爱落实落地的具体行动。
二、“3710”架构理论逻辑
“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跨越发展和稳中求进相结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体现了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3710”架构体现了系统思维理念。系统思维强调将问题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对单向思维、单极发力、单打独斗,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3710”架构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三个定位”总揽全局,是系统架构的底层逻辑和核心支撑,既有系统张力,又有前瞻高度。“七个排头兵”和“十大行动”都是围绕“三个核心”定位展开的。整体定位的提升和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单项行动的务实推进和多项任务的协同推进;而各项行动的实施又能够进一步推动整体定位提升和目标达成。在万州“3710”改革发展架构中,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3710”架构体现了辩证思维理念。辩证思维强调对事物进行全面、动态、矛盾的分析,注重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规律,注重矛盾与统一的平衡,实现矛盾的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求经济发展、枢纽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又要兼顾生态保护、社会和谐、乡村振兴等多重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制约,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桎梏,一定程度制约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对矛盾予以化解,对不平衡予以协调。“3710”架构通过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统筹等战略,致力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加强开放合作、促进城乡融合,致力于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三)“3710”架构体现了实践思维理念。实践思维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追求实际效果和成果,强调谋划的具体性、纲领的可操作性、规划的落地性。“3710”架构基于万州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提出,通过深入分析万州区的优势、短板、机遇和挑战,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路径符合全区实际,使得各部门更容易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从而更好推动落实、组织实施。实践思维强调要具体落实,通过升级理念、迭代方法、重塑机制、闭环管理,确保频率稳健、节奏不乱、速度不减。实践思维还强调问题导向,始终关注问题的本质和关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推动目标的实现。落实“3710”架构,要求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细化目标导向,强化结果导向,制定科学方案、加强协调沟通,完善激励措施、开展案例复盘,注重评估反馈等。
三、“3710”架构的现实意义
“3710”架构有着明确的发展愿景和定位,它的布局实施,必将深刻提振城市的经济实力、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创新发展和提升治理水平,极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3710”架构是全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要支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大局、统揽全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当前,“双城经济圈”进入积厚成势、全面提升的新发展阶段,万州区作为“经济圈”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唱好“双城记”的国家战略中,理应做好示范、当好标杆。万州区“3710”架构与“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与战略目标紧密相连,无论是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生态环保,其路径高度契合,措施密切互补,“3710”架构的推动实施,有助于万州区加快建成川东北渝东北经济中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整体跃升提供有力支撑。
(二)“3710”架构是全区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挑大梁的具体行动。2月5日,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架构,这是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重要抓手。“3710”架构立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宏大历史进程,既有一域之特色,又有全域的考量,为全区取得更多“渝东北领先、全市进位、万州辨识度”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3710”架构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对外开放、拓展通道、优化结构和完善平台等措施,如推动“宁波舟山港-万州新田港”万吨级江海直达航线首航、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成功开行等,为全市的内陆开放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3710”架构还充分考虑了万州区在渝东北地区和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大区担当、展现大区作为。
(三)“3710”架构是全区乘势而上跨越赶超的重要战略路径。战略架构是连接当前行动与未来愿景的桥梁,为“十四五”冲刺收官提供动力支撑,为“十五五”蓝图谋划提供方向指引。首先,“3710”架构明晰了当前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全区上下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勇争先,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3710”架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能级、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推动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从而提升在全市乃至全国的发展地位和影响力,为全区更好地承接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全市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创造条件,为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模式和经验。
□ 万州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