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港运输忙。
港口是连接海陆运输的关键节点。
市民在水果批发市场购买新鲜水果。
记者 陈星 文/图
核心提示
晨曦初露,江雾未散。
万州新田港集装箱作业区,一声汽笛刺破天际,打破清晨的宁静,一艘来自长江下游的万吨货轮正缓缓靠岸。岸边,起重机挥舞钢铁臂膀,精准地将货物卸入集装箱。随着一个个集装箱有序装卸,万州新田港又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繁忙的背后,蕴含着万州交通物流的蓬勃繁荣与无限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货运总量突破1.3亿吨,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38.4%,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36%。
这一年来,万州围绕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交通物流优势,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行动,以提升多式联运示范服务能级为抓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建设成势见效、上量提质。
发展大交通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骨架
作为万州大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万州北站正在加速推进扩建工程。施工现场,2万平方米的场地上,挖掘机、泥土车来回穿梭,数十辆大型设备不停运转,机器轰鸣起伏,7台15线的超大规模站场雏形初现。作为重庆市区县最大的高铁枢纽站,万州北站扩建完工后,将进一步提升万州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
再将目光投向约30公里外的万州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散货联运作业区,项目各项施工进行得如火如荼。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施工方优化资源配置,细化目标举措,科学组织施工,整个项目进展顺利。
一个个交通项目的火热实施是我区持续构建多式联运交通骨架的生动实践。过去一年,为进一步夯实通道设施基础,万州持续推进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要枢纽集疏运设施,加快航空、水运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在升级通江达海水运网上,建成“一客六货”水运枢纽港集群,新田物流园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24年水路货运量4231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4129万吨,均居全市第一。
在拓展内联外畅陆路网上,形成“两高两普两专”铁路网,铁路运营里程达191公里,2024年铁路到发量1188万吨;建成“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实现周边区县1小时通达。
在建设高效便捷空运网上,万州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累计开通航线51条,货邮吞吐量超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万州港集散转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通过验收被市级正式命名;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案正加快优化,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万州新田港区完成国家审批程序;新田港疏港大道拓宽工程争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二批中央奖补资金3227万元……
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当前,万州正聚焦构建“七高八普、二环九射多联、一空一港”立体综合交通体系,畅通“4+3+N”物流通道网络,形成“两核四园多节点”物流枢纽体系,充分发挥区域多式联运优势,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融入全国流通大格局。
随着这些物流“筋络”不断打通,万州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丰富多式联运组织模式
畅通大通道
凌晨5点,百安港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是灯火通明,随着一辆辆满载水果的货车停稳市场,批发商们迫不及待地打开集装箱门卸货,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新一天的买卖就此开始。
在万联蕉业水果店的档口,批发商王武正在麻利地查看订单、盘点货物。“这批香蕉是刚刚从缅甸运回来的,我们的货都是通过跨境东盟班车运进来,不仅品质好,运输也方便快捷。”王武告诉记者。
如今,随着万州与东盟之间跨境东盟班车的常态化运行,在万州不少水果批发商跟王武一样,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进口水果的“自由”。
“过去一年,通过百安港农批市场,来自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超3000吨时令水果端上了本地市民的餐桌。物流运输只需2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万州,再通过生鲜物流快运专线辐射到渝东北、川东、鄂西等地。同时,万州本地产的柑橘等特色水果也通过这条班线出口到东盟。”百安港公司总经理助理谭九元说。
跨境东盟班车是我区打通的物流大通道之一。过去一年,我区凭借“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优势,不断深化拓展东西南北四向物流通道,有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和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构建“4+3+N”物流通道网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老挝孟塞-重庆万州)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抵达万州新田港,这是重庆市首次开行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专列,填补了重庆保税进口粮食运输的空白,为川渝地区粮食进口开辟了国际贸易新通道。
去年4月,渝东北至珠三角公路物流快速通道三峡货运班车发车仪式在万州现代综合物流中心举行。这条通道的开通,将充分发挥万州多式联运优势,更好地辐射带动渝东北地区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新通道线路不断成长延伸,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优化贸易环境上,我区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重庆海关“网上办”“自助办”等服务平台,实现口岸通关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和集中办理,确保货物通关“零延时”“零等待”。
在丰富联运模式上,深化“水水中转”,开通宁波舟山-万州江海直达航线、万州-济宁江河联运航线,较公路运输节约成本50%至60%;开通万州-南充、广元等地粮食航线,接入全国“北粮南运”水上大通道。强化“铁水联运”,发挥铁路直达港区优势,开行煤粮矿大宗货物铁水联运专线,与长寿共开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集结专列,运行全市首趟中老铁路保税粮食专列、哈密-万州“疆煤入渝”专列,开辟中欧班列铁水联运新通道,2024年实现铁水联运量670.9万吨。优化“公水联运”,开辟渝东北至珠三角货运专线,建立零担集拼快运通道,物流成本降低30%……
随着一个个物流大通道的打通,万州东西南北四向畅通、铁公水空四路协同的对外通道新格局正加速构建。
释放多式联运乘数效应
搭建大平台
近日,一辆满载汽车线束的集装箱货车缓缓驶入万州综保区智能卡口通道,快捷完成了入区核注清单、报关单申报审核、出区核注清单、过卡、放行等通关作业流程,这批即将出口越南的“汽车神经”开始了它们的跨境之旅。
“公司每周发往越南的货柜稳定在3-4个,每月出口额约2000万元。2024年出口金额达1.6亿元,今年预计突破2.5亿元。”乐仁汽车总经理谭晓龙表示,现在全程网办,通关效率越来越高,为企业节约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去年,我区先后引入5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供报关退税、跨境物流、支付结算“一条龙”服务,帮助乐仁汽车等外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关效能。
作为我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万州综合保税区是我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一区两口岸”开放平台建设的一部分。过去一年,我区提质开放窗口,用好渝东北唯一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平台,培育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业态,推动外贸发展提质增量。
数据显示,2024年,我区实现进出口额86.2亿元、增长18.1%。万州机场航空口岸、新田港水运口岸获批开放,成为全市唯一“双口岸”区县。推动港产城协同联动、融合发展,链接大进大出临港经济,新型能源、智能装备制造2个产业集群突破100亿元,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跨上300亿元台阶。推动11种“万州造”产品出口,全年实现车辆出口1.43万辆,新拓展尼日利亚、文莱、科特迪瓦等国际市场。
从一束线、一辆车,再到服装、榨菜……越来越多的产品依托万州的通道和平台,走向全球。同时,澳大利亚的铁矿、东南亚的粮食,还有世界知名美妆、名酒等在这里汇集,万州正从“过路站”转型为“集散地”。
“接下来,我们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对外开放综合服务体系,增强辐射带动周边、服务西部功能。”区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而言,在提速完善大通道上,完善四向运输大通道,尽快启动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力争万利黔、万城安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效整合港口物流资源,进一步探索“一城一港”模式,高效运营新田港二期,谋划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主节点。
在加快发展大物流上,积极构建长江经济带铁公水多式联运大通道,不断拓展“港口+内陆”模式,在川、鄂、陕等地规划布局“无水港”,打造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开辟服务成渝、连接西北铁水联运通道。制定出台交通物流业扶持政策,引入大型优质物流企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在着力打造大平台上,加快新田枢纽港产业园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前港中仓后园”产业体系,带动物流仓储、粮油加工、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提速发展。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拓展综保区开放功能,积极推动“双口岸”正式开放,力争今年万州货运总量达1.5亿吨,全社会物流成本降至13.5%。
数 说
2024年全区货运总量突破1.3亿吨,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38.4%,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36%。
2024年水路货运量4231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4129万吨,均居全市第一。
2024年实现进出口额86.2亿元、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