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⑤
图①:汉丰湖环湖马道。 图②:市民在滨湖公园故城草坪上露营。 图③:美丽的汉丰湖润泽绿色新城。 图④:成群的水鸟翩跹起舞。 图⑤:壮观的水位调节坝风雨廊桥。
盈盈一水,碧浪清波;青山倒映,鱼跃鹭翔。
春风轻拂,汉丰湖碧波荡漾,城市休闲步道、亲水平台、小广场等沿湖而建,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不远处,几只水鸟嬉戏觅食,灵动的身姿倒映在水中,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
“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是汉丰湖的独特意境。“近三年来,汉丰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稳定小于50,汉丰湖流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Ⅱ类水质占比不断提升。”开州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州围绕汉丰湖一湖碧水,建立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机制,构建起“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格局,筑牢筑实库区水生态屏障,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成为美丽实景。
“水凼凼”变“生态湖”
春日里的汉丰湖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生态长卷,湖水澄澈、青山如画、鲜花盛放、草木葱茏,烟波流转间尽显造化神秀。市民王燕芳漫步于湖畔的休闲步道上,闻花香、观飞鸟、览湖景。很难想象,在1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体污染、让人掩鼻的“水凼凼”。从破落衰败的消落带到花团锦簇的生态胜境,汉丰湖的蜕变让王燕芳感慨万千。
开州区是三峡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穿城而过。为了让消落带与城市环境相融,开州在新城下游地带、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末端建成一座长507米、高24米的水位调节坝,形成了总库容约8000万立方米的城市内湖——汉丰湖。汉丰湖形成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落带面积,但因水体长期处于静滞状态,在王燕芳的印象中,每年退水后,裸露出来的乱石和淤泥常会发出臭味,很少有人愿来湖边游玩。
为修复好水环境,开州区出台《开州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规划》,建立沿岸基础设施更新机制,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根据人口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污口位置等,对汉丰湖沿岸乡镇街道、农村分类分级配备污水处理设施,规范拆除汉丰湖湖周及上游禁、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同步实施31个乡镇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
如何让浊污变清波?答案是水岸同治。开州区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水质提升与经济效益挂钩,依托河长制考核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对全域上下游乡镇街道“奖优罚劣”,实行“月核算、月通报、季清缴”,激发河流沿线乡镇街道抓好水环境修复保护的积极性。同时,创新“河长+民主党派”协作机制,与九三学社开州区支社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开展明察暗访、重点区域巡河等工作。
此外,开州区还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进行汉丰湖消落区保护利用系列探索,在不同的水位线上分梯次实施8235亩自然植物带生态保育、45亩基塘工程、1350亩林泽工程、4950亩鸟类生境工程,全力守护水杉等5种国家Ⅰ、Ⅱ级水生保护植物,中华秋沙鸭等20种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
开州区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汉丰湖,成效显著,荣誉纷至沓来。2023年6月,环汉丰湖片区被命名为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年10月,汉丰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24年10月,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12月,市河长办发布2024年市级幸福河湖名单,汉丰湖荣耀上榜。此外,开州创新“三水统筹”机制还入选2024年开州区十大改革案例。
“碧水湾”变“度假区”
春风拂过汉丰湖,成群的水鸟在此觅食栖息。骨顶鸡、野鸭等鸟群时而振翅掠水,时而悠然游弋,与观鸟市民的欢声笑语交织成动人乐章。
自汉丰湖蓄水以来,水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众多水鸟的栖息提供了安逸的环境。眼下,气温回暖,大地返春,水鸟们建窝补巢,增加了外出露面的次数,正是观赏的最好时机。
为保护好水生态,开州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机制,围绕水、大气、土壤等生态要素,强化汉丰湖周边“四面山”空间管控,划定湖周生态红线13.31平方公里,打造230万平方米的滨湖园林景观缓冲带,严控开发强度和规模,实现了污染控制、水源涵养、景观优化、生物生境保育等多重目标。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推动汉丰湖生态承载力,开州区在全市率先划定湖内禁钓区,深化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在汉丰湖流域增殖放流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鳙鱼、鲢鱼等鱼类品种,筛选种植荷花、水生美人蕉、菱角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适生植物。
此外,开州区还归集住建、城管等部门资源,在全市率先研发投运汉丰湖水华预警平台,针对重要入湖支流和回水末端,开展水质监测、视频监控及智能AI分析感知,实行48小时预警预报,科学调度水资源,有效保障流域水体自净能力。
如今的汉丰湖,已变成风光旖旎的国家湿地公园、近悦远来的度假胜地。站在高处眺望,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含绿量”变“含金量”
汉丰湖畔,骑行青年穿梭于休闲步道,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飞纸鸢,老人们在广场上锻炼闲谈,尽享午后的悠闲时光……生态红利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汉丰湖水质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来举行‘水上婚礼’的人也越来越多。”婚庆公司经营者冉启英说,汉丰湖水面广阔,风景优美,成为了众多新人钟爱的婚礼地点。
以水养水,点绿成金。河湖不仅要美丽,还要挖掘价值,释放综合效益。开州区以“+文化”打造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多功能湿地宣教中心、鸟类观测站等宣教阵地,开展汉丰湖保护与利用系列科学研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全区各类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现场体验、媒体宣传、实地宣讲等方式,广泛开展水环境、生物多样性及湿地保护宣教活动。
湖泊是大地的眼眸,体育是生命的律动。开州区以“+体育”水上运动发展为引领,与国家体育总局建立赛事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汉丰湖马拉松赛、龙舟邀请赛、国际摩托艇赛、游泳公开赛、钓鱼大赛、山地越野摩托车赛等多项竞技和群体运动赛事,开发水上桨板、水上自行车等10余项水上休闲活动,着力打造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及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
此外,开州区还以“+旅游”汉丰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驱动,在澎溪河下游建设生态水位调节坝,通过动态调节水位,满足生态景观建设等功能需求,沿线同步建设开州游泳馆、开州体育馆、盛山体育公园、风雨廊桥、开州举子园,开设汉丰湖的游船体验、水上运动等体验项目,正在提质建设水上运动中心、全民健身场馆、露营基地、水上乐园等游玩运动基地,形成极具魅力的“亲水”休闲水岸。
春江水暖,景美人欢。一条条“高颜值”的美丽河湖,正在为开州百姓的幸福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本版文图均由开州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