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熙在销售玫瑰香橙。
记者 应凤林 实习生 郭江美 文/图
春风拂过甘宁镇楠桥村的古树别院,百年黄葛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春雨滋润,枝头沉甸甸的玫瑰香橙更显生机与活力,果园深处的直播间里传来“80后”主播赵妍熙清亮的声音:“家人们看!这是今天现摘的‘橙王’,测糖仪显示甜度15.7度!”手机镜头前,她指尖轻旋,一颗饱满的果实渗出晶莹的汁水,直播间交流互动不断。
以电商之力助推产业升级,正在让甘宁镇玫瑰香橙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妍熙说,她将持续做好电商助农,以这种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
赵妍熙所在的豪田玫瑰香橙园是万忠路甘宁段沿线的一个“网红”果园。眼下正是玫瑰香橙销售的时节,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果子基本上采摘一空,“从一月份陆续开始采摘,两个多月时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已经接近尾声。”赵妍熙介绍,50万公斤玫瑰香橙中,有70%的果子都是通过线上销售的。
柑橘产业发展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每天有二三十人在参与采收。“在这儿摘柑橘,一天50元,离家近也能补贴点家用。”居住在果园周边的村民张德琼说道。
说话间,一辆满载柑橘的“小火车”向果园分拣处驶去。简易的分拣处,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橙子,通过工人们的“火眼金睛”被分入大中小不同箱子中,实行分级销售。“来,尝一个,这个肯定好吃。”张德琼随手选了一个带有玫瑰色的拳头大小的果子,热情邀请我们品尝。
分级销售与电商助农的“双轮驱动”,让玫瑰香橙身价倍增。精品级果通过直播间直达高端消费市场,24枚果子售价高达158元,大果每箱88元,中果每箱58元,小果每箱39.8元。占地500亩的果园,每年产量50万公斤左右,线上电商销售占70%,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1000多件,正如赵妍熙在培训课上分享的:“手机就是新农具,流量就是新农资,我们要让每个橙子都卖出尊严!”
下午,赵妍熙的直播间仍在不断接单,一旁的工人们忙着打包发货装车。“从零基础小白,到电商致富带头人,作为新时代的农人,我将继续释放创业热情,带动更多新农人,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站在玫瑰香橙园里,赵妍熙看着树上开出的白色小花,眼神坚定。
楠桥村是最早建立玫瑰香橙标准园的村,也是万州最早的亿元村,现在拥有标准化果园5个、1800余亩。楠桥村党支部书记丁权表示,楠桥村将按照渝东北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部署,主动抢抓发展机遇,以“橙”为媒,持续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一批新农人,拓宽增收致富门路,让老百姓更可感可及、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