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敏
金浪翻涌的油菜花、洁白如雪的梨花、粉红娇艳的桃花……连日来,重庆各地花海悄然绽放,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赏花热”掀起春日旅游热潮,赏花经济也悄然升温。在线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3月以来踏青赏花游热度环比增长超5倍,重庆热度排全国前十。
近年来,重庆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潼南的油菜花海、垫江的牡丹文化节、酉阳的桃花源、万州的李花文化节都已形成品牌效应。例如万州区分水镇依托地理优势和高山生态风光,以花为媒,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全镇李树种植面积超4万亩,农文旅综合产值超3亿元。
一批有颜值有“钱景”叫得响的品牌正成为赏花经济的“顶流”,但我们也应看到,部分地方发展赏花经济存在同质化竞争、花期限制、基础设施不足、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
如何让赏花经济摆脱“昙花一现”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做好加法、融合各种资源,创新场景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赏花+”发展模式,“美丽经济”才能一路繁花。
赏花是一个重要的引子,赏花之外,还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从产品上,可抓住赏花游的热度,开发有市场热度的相关食品、工艺品等衍生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油菜花经济可以开发农家土法压榨菜籽油、油菜花蜜等;桃花经济可以开发桃胶、桃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从品牌上,可利用赏花季热度打造特色IP宣传引流,将“赏花游”的热度延伸到“采摘游”,让“花经济”为“果经济”赋能。从业态上,可采取“赏花+露营”“赏花+市集”“赏花+体育”等业态融合方式,探索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出游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培育更多消费增长点。
文化赋能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赏花与民俗、艺术、历史相结合。比如酉阳桃花源景区,通过开展“桃花坞品茶”“古风集市”等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领略“世外桃源”的春日诗意,给赏花游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万州太安油菜花梯田,则结合梯田文化和周边茶园的茶文化,让游客深度感悟千年农耕文化的积淀。
赏花经济绝非简单的旅游观光,其真正价值在于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和文化附加值。发展赏花经济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文化创意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场景感提升消费体验,以消费的升级带动农业生产的综合升级,促进全链条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胜景转化为“一路繁花”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
当每一片花瓣都承载着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美丽经济”才能持续绽放、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