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

发布日期:2025-04-07 09:48

记者 陈星 汪佳 解书睿 向涛 应艳丽 尧华燕

核心提示

大江至此,万川毕汇。

万州,是著名的“江城、山城”。“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这是诗圣杜甫给万州写下的诗篇。

而随众水而来的不仅仅是水,还有万商云集、万客来游。清末就有文记载:“商贾云集,桅墙缘岸二里无隙处”。

如今的万州,更是充满“万有引力”——

塔尖、塔基人才纷纷在这里集聚,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这里交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在这里叠加……

万州正以产业升级、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形成强大“磁吸效应”,迸发出发展的澎湃动能。

万商归万大会召开在即,万州以开放的姿态、高效的服务、优越的环境,向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发出诚挚邀请:请你留下来,与万州共成长,感受不一样的“万有引力”!


1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战略叠加的潜力之城

从巍巍太白岩极目远眺,可见长江黄金水道千帆竞发,陆海新通道班列汽笛长鸣——这不仅是山川江河的壮阔交响,更是时代机遇在此奔涌的磅礴注脚。

今天的万州,正立于时代的潮头浪尖。

万州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是成渝地区东向出海必经之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始发地,正迎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三峡后续开发、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为万州带来更多项目利好、资金利好、发展利好。

中央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万州建设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特色消费集聚区、探索三峡绿色发展新模式。市委、市政府将万州定位为三峡库区和川渝陕鄂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中心城市,要求万州带头发展、带动发展。让这片土地既有国家战略的星辰大海,更有区域发展的坚实舞台。

你听——这是机遇落地的铿锵回响!

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纵深推进,三地制造业协作产值超100亿元,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联动运营,“万达开携手共建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入选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典型案例,全区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均为全市第一,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4天、创历史新高……

去年7月,重庆市委赋予万州争当渝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争做新时代山区库区现代化排头兵、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三个定位”新使命和争做“七个排头兵”新要求。万州紧扣市委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积蓄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市委书记袁家军来万调研,并主持召开渝东北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以万州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建设为牵引,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让万州站上了引领渝东北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同长江共逐浪,携机遇齐弄潮!万州正以奔腾之势跨越高质量发展新高度。


2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加速崛起的产业之城

万州,素有“万商之城”的美誉。

作为长江文明大通道上的水陆要津,万州1902年开埠,1917年设立海关,因“万商云集”而闻名,历来都是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

这里,是产业发展的高地。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万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实施产业能级全面跃升行动,挺直城市经济脊梁。

工业强区不断取得新突破,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医药化工、新型能源两大特色产业聚链成群、积厚成势,已培育形成300亿级产业集群1个、100亿级产业集群2个,引领带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连续46个月保持10%以上增长。

现代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川渝东北金融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文旅目的地魅力四射。天生城文旅街区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成为川渝文旅新地标。

如今,万州已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外唯一经济总量超1000亿元的大区,正朝着早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的目标迈进。

这里,是投资兴业的热土。

万州拥有渝东北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以及航空、水运“双口岸”,如磁石般吸引大批企业来此扎根发展。

重庆博赛集团来了,仅用1年半时间,就在万州建成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去年产值达到166亿元。金龙铜管集团来了,还把总部迁入万州,去年在万工业产值达到167亿元。先导科技集团来了,已在万州建成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以及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金属镓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中储粮、中国船舶、国能集团、湖南盐业、法国施耐德电气等一批央企国企民企外企也纷至沓来,到万州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助力万州到2029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再造一个万州工业,成为川渝地区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

这里,是亲商安商的乐园。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万州迭代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38件涉企“一件事”主体服务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网上可办率分别达100%、90.6%,正打造区域最佳营商环境,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让企业舒心顺心发展。

留下来吧,拥抱万州就是拥抱机遇,投资万州就是投资未来。


3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通江达海的便捷之城

浪涛滚滚,磨砺着万州这座城市的筋骨,荡涤出光芒四射的活力。

作为长江上游一座重要的临江城市,万州区位突出、活力迸发。都说蜀道难,到了万州就不难。

古往今来,万州均是物畅其流的重要节点,成为物流、人流、资金流的交汇地。

历史上,万州既有黄金水道,又有古驿道,历为渝东、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素有“川东门户”之称。

现在的万州,更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东向开放门户,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节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让优势更优,把长板铸长。万州积极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扩机场、建高铁、强公路、畅水运,贯通水陆空,发展大交通。

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纵横交错的高铁通道,联通世界的空中走廊,万州构建起铁、公、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为你架起发展的快车道!

这里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万州港作为长江沿岸的十大港口之一,是重庆港口规划岸线最长、设计吞吐能力最大、长江上游唯一一个万吨级船舶在这里“来去自如”的港口。

这里高铁网络纵横八方——渝西、成达万等15条高铁、普铁线,与沪蓉、银百、包茂等9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可实现1小时重庆、3小时武汉、6小时北京,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网。

这里航空口岸联通世界——万州机场通航以来,累计开通52条国际国内航线,架起了对外沟通的空中桥梁。

这里多式联运降本增效——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万州已开通中老铁路粮食专列、蓉万班列等,形成“东西南北四向畅通”的物流格局,货物通关时间缩减30%以上。

坦途连八方,通衢筑梦行。

从大山深处的肩挑背扛,到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纵横交错;从泥泞小路上的艰难前行,到高速公路上的风驰电掣;从单一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到汽车、高铁、飞机、轮船的并驾齐驱……一幅快速立体的大交通壮阔画卷在平湖大地全面展开。

因水而兴、因枢纽而强的万州,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和资本汇聚于此。

万州,正以澎湃的发展动能,向你发出邀请:万州,值得你留下来!


4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

清晨,长江的薄雾还未散尽,西山钟楼的钟声已穿透千年光阴,在万州的街巷间悠悠回荡。这座被岁月雕琢的城市,如同一本摊开的典籍,每一页都写满山河的壮阔与人间的传奇。

千年文脉在青石板上蜿蜒。自东汉建县起,这片土地便成了文人墨客的驿站。李白曾在此遥望“朝辞白帝彩云间”,杜甫的竹杖叩响过青石小巷的晨露,黄庭坚的墨香至今氤氲在西山亭的石刻间。但万州的诗意不仅属于古人——背靠长江的艺术街区,金钱板的脆响与竹琴的清音应和着涛声,非遗传承人指尖翻飞的节奏,在夜色中传递着文化的薪火,147项非遗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脉。

革命烽火铸就的英雄气仍在街巷间流转。六角亭的石阶记得朱德、陈毅的军靴声,江竹筠烈士故居的老砖墙镌刻着信仰的温度,气势磅礴的万州大瀑布奏响奋进的乐章。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曲面玻璃幕墙前,那些迁徙的故事被光影重构,百万移民的乡愁化作建筑的诗行,让每个驻足者都听见时光的回响。

长江水滋养的艺术之花正在怒放。当川剧高腔在贵州“村超”球场回荡,当杂技演员的彩绸飘过长三角文博会的展台,万州的文化基因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四大专业文艺院团如同四根琴弦,在新时代的江风里奏出和弦:川剧《峡江月》斩获田汉戏剧奖,广播剧《不尽长江滚滚来》声动全国,87万册藏书在图书馆里静静等待求知者的指尖。夜幕降临时,7座小剧场同时亮起的灯光,是这座城市献给艺术最虔诚的星群。

山水与人文的相遇总在转角处给你惊喜。谭木匠的梳齿梳理着三峡的云雾,万州烤鱼的香气里调和着街头文化的滋味。清晨的环湖马拉松赛道掠过博物馆的飞檐,黄昏的自行车骑手在西山钟楼前留下剪影。最动人的莫过于寻常巷陌的生活图景:体育场里残奥冠军金芋成指导孩子们挥拍;江畔步道上,白发老者打着太极拳,背景是万吨巨轮犁开江面的晨光。

万州的魅力,不在于它拥有多少项“国家级”头衔,而在于当你漫步街头,随时可能倾邂逅历史的回响,与李白擦肩,或在某个转角听见杜甫吟哦,在江风吹来时,感受到林铁将军曾经凝视过的山河壮阔。这是一座让历史活着、让文化呼吸、让每个停留者都成为传承者的城市。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因为它的故事,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悠长。


5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活力之城

浩荡长江在万州一个转身,将城市揽入平湖的臂弯。这座三峡库区腹心城市正以包容的胸怀与蓬勃的生机,向世界敞开怀抱,书写着一卷“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栖居诗篇。

在万州,安家与立业本是同一条江水的两岸。经开区里,全球单体最大的金属镓生产基地在此崛起,年产值超百亿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向高端攀升。而转身回望,24小时城市书房里,创业者与退休老人共享一盏阅读灯,开满花朵的校园里,琅琅书声将希望接续传承。产与城的边界在此消融,工作与生活的梦想在这里扎根。在这里,创业的脉搏与江水的韵律同频共振,发展的速度与生活的温度和谐共生。

一方沃土,孕育多元包容的生机。

人间四月,江风裹挟着晨雾掠过江面,将樱花渡公园盛开的千株樱花揉碎成一片粉色涟漪。清晨的望江公园里,太极扇舞动的弧线与江鸥振翅的轨迹交错。黄昏的登山步道上,锻炼的脚步声与林间鸟鸣合奏成慢板。20公里环湖绿道串起20余个亲水广场、公园、游园,在江滩上为野花野草留下肆意生长的缝隙。天生城、古城墙遗址的砖石镌刻着千年烽烟,墙根下蔓延着孩童追逐风筝的新鲜脚印。江水的灵动与山城的雄浑,在这里交织成一首隽永的诗。

山水入怀,安放生活的诗意。

从湖广填四川、抗战大撤退到三峡移民新城,从历史走向未来,这座千年古城从来离不开移民的奋斗和建设,也让万州的街巷自带兼容并蓄的温情。五桥街道的老茶馆里,重庆方言与南腔北调在盖碗茶的热气中交融;心连心广场的坝坝舞队伍中,东北秧歌的绸扇与土家摆手舞的韵律奇妙共生。菜市场的孃孃会为外地人热心介绍折耳根的吃法,社区食堂的窗口总有一半的菜肴清淡养生不加辣。

街巷烟火,烹煮人情的温度。

江水汤汤,带走了千帆,却把开放包容的品格沉淀成万州的底色。万州人不仅用热情的姿态大声说出“欢迎”,更默默用温情将这座城市从“他乡”酿成“故里”。

在这里,机遇与风景同行,奋斗与诗意共存——万州,值得你留下,共绘一幅“近者悦、远者来”的江城新画卷。


6

万州,值得你留下来,这是一座创新人才的向往之城

春深之时,站在太白岩俯瞰,鳞次栉比的城市与平湖碧波交相辉映。这片土地上,人才如同跳动的脉搏,以惊人的“化学反应”塑造这座城市的基因。

从党政干部“揭榜挂帅”的攻坚现场,到企业车间火花四溅的创新工位,再到阡陌纵横间的“数字农田”,一组组人才“密钥”解锁着高质量发展的“万州密码”。

“一个专班,撬动的是70亿级产业集群。”在万州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看着2024年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成效,万州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招商专班副组长廖靖高兴不已。

过去的一段时间,来自经信、商务、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党政人才,为推动万州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发展,以高效、专业、优质的服务,让企业从审批到投产“一路畅通”。

企业的创新版图上,人才的“集团军效应”更为震撼。在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何小强农药生产技能大师工作室”如同“人才磁场”,吸引了16名技术研发型人才和技术实践型人才组成“混编战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为产业迭代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罗田镇,“博士联盟”的到来,将这个边远乡镇推到了聚光灯下。80万丛仿野生石斛、1350亩中药材、5000亩高山生态大米基地、18000亩高山蔬菜、4000亩烤烟,在博士们“知识”赋能后,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放眼万州,41.1万储备人才‌,已逐步构筑起人才“金字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梯队。

“塔尖”目前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58人,市级人才称号229人,区级人才称号322人,已认定新重庆人才564人。

“塔身”形成了制造业、农业、乡村振兴、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文艺等11支专门人才队伍,建成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市赛选拔基地1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

“塔基”连年实现人才净增,全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六支人才队伍总量已达22.06万人。

未来五年,我区还将通过“百千万”引才工程、新万州“平湖人才”计划,新引进2万名大学本专科以上层次人才,培育认定350名左右新万州“平湖人才”和150个人才团队,打造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人才集聚地。

人才汇聚之地,创新薪火自生。

当“百千万”引才工程持续释放磁场效应,“平湖人才”计划激活创新基因,万州这座长江经济带上的“人才集聚地”,必将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可能。

图片说明

①万州港红溪沟作业区。记者 黄建桦 摄

②今年一月,“万州造”铜线“开门红”产量翻番。记者 黄建桦 摄

③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人来人往。记者 付作侨 摄

④八方游客横渡长江。记者 黄建桦 摄

⑤第二届重庆三峡人才节专场招聘会在重庆三峡学院举行。记者 黄建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