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万州区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今年实施20件重点民生实事,接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万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充分调研论证和问需于民,确定2025年实施重点民生实事20件,既有承接市级的,也有区级安排的,充分体现了群众所需所盼和惠民利民。
其中,市级重点民生实事9件,包括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公路加装护栏、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残疾人服务提升、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改善学校医院周边环境、开展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提升公交出行便捷度、提升公众急救能力。
区级重点民生实事11件,包括南北滨江路延伸段工程、农村饮水质量提升行动、城市缓堵促畅工程、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穿城货车城市环线高速免费通行、乡镇集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城市公园建设、贫困学生资助及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城乡中小学扩容提质建设、小微停车场建设、失智特困人员照护中心建设。
区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细化工作方案,将20件重点民生实事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间进度、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机制化、项目化、事项化抓好落地落实,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新闻链接★
市级重点民生实事9件
1.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7个、153万平方米,更新老旧住宅电梯50部,完成电动车充电端口设施建设509个。
2. 农村公路加装护栏: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01公里。
3.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B、C等级培训认证400人以上。为10万名以上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实现开学季、毕业季、考试季等关键节点心理健康关爱措施全覆盖。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基地2所。实施“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为全区所有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测评。
4. 残疾人服务提升: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人,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00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00人次、残疾人辅助器具500件。
5.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制定万州区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规划指引、改革方案,启动城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2个试点建设及基础条件较差的生活圈补短板,同步推进乡镇“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试点。
6. 改善学校医院周边环境:对万州区5所学校、1所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改善学生上学放学、群众就医感受。
7. 开展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在全区开设寒、暑假期公益托管点位15个,开办假期公益托管60期,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公益托管服务1800人次以上。
8. 提升公交出行便捷度:新增公交线路2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条。
9. 提升公众急救能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人数达到1.6万人次,持证救护员(初级)培训达到500人。主要公共场所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救护设备3处以上,培育应急救护志愿者50人以上。
区级重点民生实事11件
10. 南北滨江路延伸段工程:加快建成南北滨江路延伸段,顺利实现道路通车。
11. 农村饮水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武陵等移民乡镇水安全基础设施改造工程1个、长坪至溪口等农村连片供水工程2个、瀼渡等乡镇农村水源保障工程8个。
12. 城市缓堵促畅工程:打通翠屏大道B段至南山绿庭小区、双河口滨河路延伸段断头路2条,疏通汇杰人才市场、原行政审批中心、牌楼至印盒石段等道路堵点3个。
13. 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改造全区燃气立管、庭院管道、市政管网及户内燃气管网150公里。
14. 穿城货车城市环线高速免费通行:建立健全政府购买高速公路通行服务机制,免收点对点通行G42沪蓉高速万州站至高粱站区间段重中型货车通行费,引导穿行城区货车改行高速公路。
15. 乡镇集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科学规划、有序增加充电桩建设,持续保障新能源汽车超充及快充在全区5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16. 城市公园建设:完成北滨公园、三峡动物园等2个城市公园建设,新增富祥小区周边等4个口袋公园。
17. 贫困学生资助及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对接受基础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为高中阶段脱贫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保持农村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持续加强膳食经费和食品安全管理。
18. 城乡中小学扩容提质建设:实施万州二中高峰校区学生宿舍、熊家中学高中部学生宿舍、国本中学高中部综合楼、万州三中江南校区高中部教学楼及食堂、清泉中学综合改造、沙河中学校园整治、恒合民族学校改扩建、恒合民族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等项目,不断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
19. 小微停车场建设:新建小微停车场8个,新增停车泊位260个。
20. 失智特困人员照护中心建设:依托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建设渝东北失智特困人员照护中心,试点开展失智人员标准化养老服务,设置养老床位108张。
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解书睿 通讯员 杨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