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镇三千多亩“三月红”迎来丰收。
记者 应凤林/文 侯本艳/图
近日,渝东北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会议指出,要以万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为牵引,整体提升渝东北三峡库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能级,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落地的支撑保障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号角催征,扬鞭奋蹄。“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渝东北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围绕建设重庆重要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聚焦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谋定提出了‘135’发展思路。”区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李树林表示,将抢抓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市首批农业强县创建,力争将万州建设成为渝东北现代农业高地。
在功能定位上,聚力打造“三个中心”。一是打造渝东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打造渝东北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中心。三是打造渝东北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
在产业发展路径上,加快建设5条三峡生态特色农业产业链,实现千亿级综合产值。一是建设三峡柑橘全产业链。渝东北柑橘产量占全市柑橘产量的70%以上,万州古红桔、万州青柠檬产量全国领先,万州玫瑰香橙在全国血橙类中品质最优,已建成华橙兴柑橘加工数字车间,年可加工柑橘鲜果3万吨。下一步,将针对万州玫瑰香橙、万州青柠檬等优势柑橘持续开展品牌价值评估,推动万州古红桔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证,提升三峡柑橘品牌价值。引领万州华橙兴等果品加工企业扩能提级,扩大玫瑰香橙NFC鲜榨果汁、万州陈皮等加工产品生产规模。二是建设生态畜禽全产业链。将持续推动全区生态养殖场扩产增产,加快生猪屠宰及肉食品加工项目落地,构建集“育种、饲料、饲养、肥料、屠宰、加工”于一体的畜禽全产业链条。推动益客食品集团在我区及周边区县建设1亿只肉鸭养殖及精深加工项目,争创渝东北畜禽养殖及加工高地。三是建设特色渔业全产业链。万州拥有胭脂鱼、岩原鲤国家级原种场,在珍稀名特鱼类移养驯化、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科研实力全市领先,万州烤鱼也是全国最有辨识度的“金名片”之一。下一步,将聚焦长江珍优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繁育,通过其成果转化,持续壮大“万州烤鱼师傅”等库区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加快培育具有三峡库区辨识度的特色渔业品牌。四是建设调味品全产业链。万州调味品是重庆火锅食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有调味品加工龙头企业近30家,其中树上鲜花椒油占据全国一半以上市场,鱼泉榨菜连续20年在全国酱腌菜行业出口量保持第一,还有“飞马”味精、麻辣鲜等全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年产值超33亿元。下一步,将衔接重庆市火锅食材产业链,建设调味品原料生产及品种选育基地,不断培育飞亚、树上鲜等本地调味品加工企业,同时引进外部龙头企业,推动调味品企业提能升级。五是建设速食食品产业链。聚力打造渝东北片区速食面加工龙头企业,推动“万城一面”等速食面加工企业提能升级,加强产品研发,以“高铁经济”为突破口,形成宣传矩阵,将“老万县杂酱面”品牌推向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