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新学期 “动”起来!

发布日期:2025-03-12 10:11 来源: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根据重庆市教委要求,新学期中小学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新学期开学,孩子们有没有动起来呢?连日来,记者走进万州部分学校进行实地探访了解到,全区中小学迅速响应,把大课间、课后服务、课间10分钟、体育课整合利用,让学生动起来、跑起来、乐起来。

加时加量 学生“花式”动起来

在学校里,学生们不再仅仅是埋头书海,而是穿上运动鞋、奔跑在操场上。这是万州各校学生春季开学以来的新变化,也是万州教育系统落实学生体育活动保障、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实际行动。

3月10日9时许,福建小学格外欢腾,随着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开始了最愉快的大课间活动。在欢快有节奏感的音乐声中,他们围着操场,有序地跑动起来,虽然跑出了一身汗,但跑出了精气神和愉悦感。

随后,参加大课间“武术操”的小朋友在武术教练的口令声中,马步、劈掌、格挡、冲拳、踢腿等动作都做得行云流水,通过练习武术能发展少年儿童的柔韧、灵敏、耐力、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更能强健孩子体魄。

坚定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抖擞的精神,折射出各班同学极高的集体荣誉感和激烈的竞争意识。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等动作,体现出同学们扎实的体育基本功。在音乐声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划一。

“武术操不仅增强了我的体魄,还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更加自信,和同学交流也更加融洽。”四年级学生周瑞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福建小学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上午9:00-9:30,下午2:20-2:50是大课间活动时间,广播体操、武术操、脸谱操、跑步、放松操,五个环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动起来、跑起来、乐起来。

“绳舞飞扬,快乐成长”。为了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指数和运动能力。红光南滨小学大课间活动——跳绳操,吸引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

跳绳操能磨炼学生意志,让学生认识健康,追求健康。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35分钟、下午2点40分开始的30分钟为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进行跳绳操。

人手一条绳,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来。一条条彩绳、一张张笑脸,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学生们快乐地跳绳,“舞”出了花样,更“舞”出了欢乐和健康。跳绳使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大课间成为培养学生阳光心情,展示朝气蓬勃的快乐源泉。师生齐运动,一起见证着一份属于孩子们的健康、快乐和自信……

万州这样保障“每天两小时”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校长的“公开课”,指在学校教育中,安排在上、下午,课与课之间不少于30分钟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如跑步、做操、自主体育活动、项目比赛等,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记者从万州区教委了解到,今年万州各中小学要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和《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要求,开齐开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4节、普通高中学校每周2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严禁以非全员参与的兴趣课程、社团活动等替代正常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 要严格按照课时标准和教学实际需求,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师转岗培训、师资共享等多种途径,配齐建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切实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 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的添置、更新,统筹场地设施资源打造“微操场”“体育角”,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 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护意识、掌握自护技能,认真做好体育活动期间的安全防护,切实保障生命安全。

● 要结合校情学情实际,精心谋划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活动项目,注重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合理把控,切实将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素质的有效平台。

●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参与适度的活动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学校和教师不得以“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 中小学校当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的,学校应当在课后服务中安排体育锻炼时间予以补足。鼓励学校在课后服务项目中增设体育类服务内容,并以技能学习、专项竞赛、常态展示等方式,不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升运动技能。

● 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到掌握运动技能、具备健康体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鼓励常态化开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亲子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自觉运动、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 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以充足的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