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时光的注脚

发布日期:2025-02-25 10:07

添丁加口 幸福美满 五年前,刘兴云和妻子说起女儿刘梅的婚事高兴不已。 五年后,刘梅成了村干部和两个孩子的母亲。

孩子健康成长 成绩优秀 五年前,因打工致残的李美权(男)一心想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五年后,孩子们健康成长,成绩优秀。李美权外出务工,妻子在家照顾孩子们的起居。

“网上冲浪” 新生活 五年前,龙驹镇的自来水村村通、家家通,让村民的生活提档升级。记者在陈武川家门口定格了他喝水的瞬间。 五年后,陈武川和老伴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在网上冲浪和记录生活。

校园生活 越来越好 五年前,12岁的魏元亮和小伙伴徐杰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造计划。当时小学有16名学生4名老师。 五年后,魏元亮在龙驹中学读高一,全校有超2000名学生。他的好朋友则在城里的万州中学读书。

老中医坚持为村民看病 五年前,村里的老中医郎世元和妻子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家里的房子从山顶搬到了318国道旁。 五年后,妻子去世。80岁的郎世元依旧在为村民看病,生活起居由52岁的儿媳扶永芳照顾。

从一个班3人 到一个班30人 五年前,周隆杰在龙溪村小读一年级,那时一个班只有3名同学。 五年后,周隆杰在龙驹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现在一个班有超30名同学。

日子越过越好 五年前,郎守太和妻子在厨房炒肉,他告诉记者:“想吃肉时就吃肉”。 五年后,郎守太家的冰箱里堆满了肉。他和老伴在家种了10来亩的中药材。他孙女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进城带娃 住进现代化小区 五年前,邓永英和自己的公公姜云志在家饲养了5000只芦花鸡。 五年后,邓永英和老公姜勇进城带孙女,住进了现代化小区。

实现梦想 五年前,法学专业大二学生程方婷和弟弟程雪丰在读书角。程方婷当年的梦想是学法,毕业后能为乡亲们服务。 五年后,程方婷在西安成为了一名律师。

当上村里 护林员 五年前,陈红修和谭远琼在村里的中药材加工基地务工,每年增收近2万元。 五年后,陈红修入职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成为护林员。谭远琼则在江苏务工。

万州区龙驹镇。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千年梦圆,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2020年,记者深入龙驹镇,用镜头记录、用画面定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生动画面。

五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脱贫户如今啥模样?

2025年2月,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五路记者再次深入龙驹镇,采访并真实记录下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山乡新貌令人欣喜!

芦花鸡、茶叶、食用菌等主要产业持续为龙驹镇注入发展新动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龙驹镇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50亩、油菜9200亩、水稻14200亩、玉米18600亩。培育家庭农场3家。新注册市场主体173家。新增就业帮扶车间3家……

时光的注脚悄然无息,时代的脉动铿锵有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他们的圆梦,他们的幸福和美满,构成了“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欣欣向荣美好新图景。

即日起,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将推出新闻图片、短视频、深度报道,深入报道脱贫户们的新生活、新气象。

记者 冉孟军 付作侨

特别鸣谢:万州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傅建华、包红明、王洪平、冯琳、桂本运、陈文刚、史宗历、姜劲松、曾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