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村干部“出道”变博主 “网红”姐妹花为家乡“代言”

发布日期:2025-02-18 09:58

杨莉正在介绍家乡特色产业。

介绍家乡历史文化。

让家乡农特产品走出去。

王欢在拍摄视频。

帮助村民增收。

小周村。

记者 陈星 文/图

“我的家乡我宣传!大家好,我是重庆市万州区小周镇小周村的村干部……”这是抖音博主“欢欢莉莉”发布视频的熟悉开场白。

“我的家乡我宣传”这句简单的口号不仅是王欢、杨莉的标志性台词,更是她们与观众互动、拉近距离的方式。

王欢和杨莉是小周镇小周村的村干部。去年底,两人一拍即合,注册抖音账号“欢欢莉莉”,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宣传推介小周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美景美食等。

短短几个月时间,因拍摄的视频真实接地气,“欢欢莉莉”这个账号吸粉不少,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们为“乡村振兴姐妹花”。

如今,在“姐妹”俩的推介下,小周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触网”走出大山。


小白变博主

拍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家人们,看看这满树的红灯笼,我们的三月红柑橘成熟了……”2月17日,在小周村三月红主题公园,王欢和杨莉架好手机支架,开始了当天的拍摄任务。

“这段时间,正值三月红大量上市,我们趁着晴好天气,拍摄宣传视频,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村的优质农产品。”王欢说。

从小周村三月红主题公园望出去,碧蓝的长江蜿蜒流淌,成片的柑橘林沿着长江分布,果树上,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如一个个红灯笼为村子增添了抹抹亮色。

小周村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有古红桔650亩,三月红4000亩,各类杂柑200亩,全村800多户村民,基本家家户户都种有柑橘,很多村民还以柑橘产业为生。并且,小周村是三生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村里景色优美。

让家乡的好景好物走出去,正是王欢和杨莉做视频的初衷。

时间回到2022年7月,彼时才23岁的王欢成为了小周村的一名村干部,主要负责村里民生服务领域相关工作。平时空闲时间,王欢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博主发布三农视频。

“生活在农村,什么都是现成的,平时在村里工作,每天也要写工作日志,为什么不用视频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工作和日常呢。”王欢笑言道。

就在王欢踌躇之时,万州举办了一场短视频培训。这一次学习,让王欢看到了短视频的风口,也深刻认识到短视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工具。

去年初,王欢尝试在抖音上注册账号,取名“乡村欢欢”,正式成为一名三农视频创作者。

然而,拍摄短视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设备、策划、摄像、剪辑、后期等。没有设备,王欢就自己掏钱买,没有技术,就观摩其他博主的账号,购买视频教材自学。

在视频质量和技术提升上,王欢做了大量工作。每天下班后,就一门心思钻研拍摄方法和剧本,一个看似简短的视频,从策划到拍摄制作完成,往往要花大半天时间。在学习拍摄手法上,她关注了很多成熟的抖音号,挨个观看学习。

“除了网络大咖,我还向身边的人学习,例如桐槽村的牟支书,高梁镇退役军人老何的视频账号,他们发布的视频,我都看完了,还梳理出了不少经验方法。”王欢笑着说道。

经过不断摸索,王欢很快掌握了短视频制作的要领。在王欢看来,越是朴实的视频,浏览量更大,因而,王欢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工作生活日常,给柑橘树施肥剪枝,到地里采摘新鲜蔬菜,都成了她视频创作的素材。

这些视频的发布,为王欢的账号积攒了不少粉丝,也激发了王欢创作短视频的动力和信心。

“只要用心做视频,一定能有回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账号做大做强。”王欢坦言。


破圈变出圈

三换赛道找到新风口

记录乡村生活,虽然给王欢的账号吸粉不少。但王欢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全部亲力亲为,时常力不从心。

90后村干部杨莉的加入,打破了王欢面临的瓶颈。

“我会技术,杨莉擅长表达,为何不一起合作拍摄短视频?”这个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杨莉负责出镜和文案,王欢负责拍摄剪辑,很快,两人重新注册账号“欢欢莉莉”。视频账号注册好后,两人就短视频的拍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多次探索。

最开始,姐妹俩尝试拍摄搞笑段子,因没有经验,主要是模仿其他博主的脚本内容,但如果没有原创性的内容输出,这种方式不能长久。

于是,两人重新更换赛道,决定将视频内容聚焦村干部的工作日常,虽然尝试拍摄了多个视频,但内容创新度不够,视频流量一直不温不火。

正在两人为视频创作苦恼之时,一次下村走访,为两人的短视频创作打开了新思路。

当时正值年底,红桔陆续成熟上市,在走访的途中,王欢和杨莉了解到很多村民以柑橘为生,运输方式主要靠肩挑背扛,卖出的价格偏低,销售渠道还不稳定。

“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他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年到头,期盼果子成熟能够卖个好价钱,看到他们辛劳的背影,我们就想着何不拍摄短视频,宣传推介家乡的同时,还能为村民们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王欢说。

于是,两人决定将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从“自我记录”转为对村里资源的推介。在抖音账号的简介栏目,两人这样写道:两个热爱生活的90后农村女孩,记录分享乡村生活的小美好。

那段时间,一到闲暇时间,两人就举着手机在村里“乱晃”,一开始,村民认为她们“不务正业”。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姐妹俩笑着回应道:“我们是通过拍短视频,让更多的人晓得我们村咧。”

她们不仅这样说,也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产业。以红桔为例,从修枝管护、到施肥除草、再到采摘售卖,这些都成为姐妹俩的视频素材。

“广袤农村处处都是新鲜事儿,踏踏实实干事,事干好了,不愁拍摄没素材。”谈起创作心得,姐妹俩说,就一个字:真。

“通过你们的宣传,更多人知道了小周,为你点赞”“好亲切,看到了熟悉的家乡,辛苦了”……去年12月初,两人发布了一个小周村产业发展的视频,不到一天时间,浏览量就达到了15万多,点赞量更是达到一千多,还有不少网友在下面留言,为两姐妹宣传家乡而点赞。

这次小试牛刀获得成功,让杨莉和王欢吃下了定心丸。

“宣传推介家乡,不仅能提高我们村的知名度,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村的风土好物,帮助群众增收,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杨莉说。


土货变香货

更多家乡好物走出大山

随着视频播放量的水涨船高,王欢和杨莉渐渐从迷茫走向成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因轻松、自然的口语化表达,姐妹俩打破传统宣传的刻板印象,把小周的传统农产品、生动故事和当地文化传递给了更广泛的观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传播效应,很多网友留言称赞,还有的私信想要购买农产品。

不久前,王欢和杨莉就通过短视频,为村里的脱贫户张世全解决了一件烦心事。张世全今年60多岁,家里种植有脐橙、红桔、三月红等不同品种柑橘4亩多,今年,他家种植的柑橘喜获丰收,产量达到5000多公斤,年初,眼看其他农户家里的红桔已经找到销售渠道,然而自家红桔依然挂在树上找不到销路,张世全看到眼里,忧在心里。

当时,杨莉和王欢得知张世全的情况后,不仅帮忙联系客商,还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帮张世全宣传推介,很多网友得知后,纷纷留言私信购买,不仅为张世全的柑橘卖出了好价格,还解决了他的销售难题。

第二天,张世全兴奋地打电话来感谢她们的支持。这一成功经验,极大增强了姐妹俩的自信,也让两人对未来的创作充满期待。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一名姓何的网友,看到“欢欢莉莉”账号发布的古红桔宣传视频后,主动在抖音私信,并亲自到村里品尝,当即购买了100多公斤红桔。

截至目前,通过拍摄短视频,杨莉和王欢已经累计帮助村民卖出各类柑橘10000公斤,帮助10多户村民解决销售难题。

现在,王欢和杨莉已经在小周村小有名气,村民们刷抖音时,时常看到她们的动态,随着曝光率的不断增高,以前村民们对村干部的偏执看法也得到了改观。还有不少村民主动找到姐妹俩,希望帮忙销售家里的农产品。

“又来给我们宣传了”“到屋里来坐会儿”……现在,村民们碰到姐妹俩,总是热情地招呼道。在两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们通过视频看到了姐妹俩和其他村干部的日常,也看到了短视频对村里产品销售的帮助,原本质疑的声音逐渐小了。

如今,“欢欢莉莉”这个账号在让小周村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的同时,也让小周村的名气越来越大。

“明显感觉村里的人气比以前高了,很多人看了我们的视频,慕名前来玩耍,前几天,就连湖北的旅游大巴都开到我们村子了。”说到如今的变化,姐妹俩自豪不已。

眼看视频账号走上正轨,但杨莉王欢并不满足于此。

“我们打算尝试直播带货,更好地解决村民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格的问题,现在,我们还准备在村里搭建直播间呢。”说到下一步的打算,姐妹俩信心满满,表示会继续拍摄短视频,把小周村的乡村资源推介好,吸引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