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加速冲刺 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红

发布日期:2024-10-31 10:27

10月30日,区委召开镇乡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4年第四次季度例会。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政务服务办、分水镇、高笋塘街道、龙都街道、周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五桥街道、金龙铜管集团负责同志作现场交流发言。以下是发言摘登。

抓改革 扩投资 促发展 努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吴双

区发展改革委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凝聚合力、开足马力,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1—9月,经济报表及其中投资指标均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全市A档。

一、建立“一池一单两库”储备机制,资金争取实现新突破。建立前期工作资金池,精准推动符合“两重”“两新”投向项目做实前期工作。编制重点政策清单,开展新形势下重大项目策划课题研究,推动“项目跟着政策风向走”。建立5年重大项目储备库。

二、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健全项目全流程闭环督导机制,常态化循环推进“日常监测、问题预警、交办整改、督导跟进、复盘通报”5个重点环节,严格对照年初铺排的重点项目计划,台账式打表推进滞后项目、重点项目难点卡点问题整改。1—9月,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7.5亿元、178亿元,顺利完成预期进度目标。

三、深化项目投融资改革,社会资本投资释放新动能。深入探索转型金融万州模式,制定全国首个区县级转型金融标准,开展全国首个汽车产业链转型金融组团式试点。谋划储备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水利环保等领域重点项目。

下一步,将锚定年初既定目标,强化改革攻坚突破,细化重点项目“一办三组”及督查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放量,争取为全市投资稳定运行贡献更多大区力量。

洗削更革祛痼疾 降本增效激活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万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侯龙

区国资国企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三攻坚一盘活”工作要求,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力破制约万州国企发展的积弊难题。

一、聚焦“一个目标”,强化改革谋划。紧扣“141”(一压减四提升一加强)总体改革目标,对靶减户瘦身、扭亏减亏、资产盘活等重点改革任务,组建5支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指导督导组。金龙铜管集团荣获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位次较2023年提升33位。邀请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文旅投集团等6家国企及2家市外民企来万考察交流,1家市属国企和4家本地民企同步参与。

二、紧盯“两个压减”,提升改革效能。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建立企业出清工作联动机制,政企分离改革任务已率先完成。创新“三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勇闯改革“深水区”。全面推行员额制,在重庆市2024年经济领域改革典型案例(第三批)专篇刊发,属今年万州区首篇登发的市级典型改革实践案例。

三、突出“三个攻坚”,提档改革质量。攻坚资产盘活显成效。全区国企资产盘活均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作成效一直位列全市A档。攻坚债务化解、止损治亏显成果。止损治亏、债务风险化解、逾期债权清收均位于全市A档。攻坚国企转型发展显功力。三峡产发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为国企改革以来全市首家。

深入推进“四办”服务 打造区域最佳政务服务环境

区政务服务办党组书记 熊川

今年以来,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10.5万件,好评率99.99%,网办效能全市排名第8;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件量5.46万件,位列全市第4、渝东北第1。

一、推进线上事“一网办”,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一是全面推进“渝快办”重构上线。全区1602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入驻新“渝快办”网上办事大厅。二是深入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归集电子证照141种、电子签章调用21.2万次。三是持续提升网上服务效能。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10.5万件,网上申请率达72.8%。

二、推进线下事“一门办”,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一是全面推进事项“应进必进”。创造条件实现34项负面清单事项以及水电气、公证等131项便民服务事项入驻。二是持续推行“一窗综办”。合理设置分领域综合窗口和无差别综合窗口,一窗受理率达100%。三是深化“异地通办”服务。实现川渝两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在全市率先与上海市黄浦区实现沪渝远程通办。

三、推进高频事“省心办”,企业群众办事更无忧。一是关联事项“集成办”。推进跨部门、跨层级、关联性强的71项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二是容缺事项承诺办。采用申请材料后补或免交、实质审查后置或豁免、签订告知承诺书等方式,共办理3183件。三是“周六不打烊”预约延时办。推出两批234项“周六不打烊”预约延时服务事项,错峰提供服务856件次。

四、推进急难事“帮代办”,企业群众办事更暖心。一是大厅靠前帮代办。设置帮办代办台,组建24名帮办代办人员队伍,主动提供政策解答、线上申请和填表填单等服务。二是园区精准帮代办。建立“专区受理+帮办代办”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三是愁盼事项贴心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问题协调解决机制。

以“四个聚焦”为抓手 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分水镇党委书记 郭勇

农业提质增效有力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前三季度,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4%,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4%,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

一、聚焦基础强化,种好“责任田”。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4.4万亩。

二、聚焦主导产业,打好“特色牌”。建好用好万州青脆李区域交易中心,做大做强青脆李特色产业。构建涵盖品种选育、修枝、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组建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推广使用无人机转运,提高采摘效率。

三、聚焦市场拓展,念好“销售经”。成立分水电商协会,引导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种植户发展电商500余户,与邮政快递、万州机场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今年,青脆李线上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积极探索“农户接单种植、公司统一收购”模式,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

四、聚焦链条延伸,走好“融合路”。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集聚区农产品加工园,积极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万亩李花,建设彩色登山步道5公里,建成悦君山、竹山游客接待中心,悦君山休闲旅游基地已具雏形;青脆李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被央视两次报道。

以“税”赋能助增收 量质并举促发展

高笋塘街道党工委书记 冉昕

高笋塘街道紧盯抓财税促增收发展主线,保持积厚成势劲头、巩固稳中向好势头,前三季度,完成税收总量位列全区镇乡街道第2。

一、“三个到位”固根基稳存量。一是底数摸排到位。动态建立“四上企业”、“潜力企业”和“纳税重点企业”三本台账。二是惠企服务到位。抓实用好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企业专班工作机制和商铺工作日机制,搭建街道营商会客厅,面对面为企业出谋划策、释疑解惑。三是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推行重点企业“政策服务包”和政策指导专员制度,为企业一对一量身梳理政策合集,有效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发展预期。

二、“三个强化”重培育促增量。一是强化招引培育。通过以商招商、乡情招商,主动招商、联动招商等举措,主动对接投资者需求。二是强化资产盘活。立足“母城”区位优势和高笋塘核心商圈资源优势,全面摸排辖区闲置资产,一对一制定“盘活”计划,成功盘活阅江倾城、万川花园等空置楼宇,把沉睡资产转变为发展财富。三是强化产业升级。在巩固拓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基础上,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

三、“三个精准”强管理优质量。一是精准协调联动。每月召开财税联席会,每月与市场监管所对接辖区企业开业、变更、注销等情况。二是精准攻坚克难。开展联合执法,建立综合治税联动机制,对个体户和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精准预警监管。定期开展可疑数据分析,加强税收预警监管工作。

党建扎桩 治理结网 在实战实效中推进基层智治效能

龙都街道党工委书记 刘国庆

龙都街道坚持党建统领,以系统集成为基础、惠民强企为导向、数字赋能为牵引,迭代优化“党建+网格+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智治效能整体提升。辖区连续43个月无安全生产事故。

一、坚持改革聚力,提高基层治理效率。一是组织体系重构,激发职能发挥。推动机构职能与“141”基层智治体系深度融合,探索“15+N”执法模式进行“综合执法+专业执法”,健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体系。二是运行机制重塑,突出闭环落实。优化领导班子分工,建立一竿到底运行机制,实现扁平化管理。三是力量整合重组,推动下沉融入。探索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以地缘、业缘等为纽带实现62个网格党组织全覆盖。

二、坚持数字聚智,提质基层治理效力。一是实时感知重点区域场所。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实战化运用,着力管控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变。二是三级平台有效贯通联动。持续推进三级事件贯通,累计处置区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下派事件及网格员上报事件3800余件。三是定期督促重点任务落实。聚焦街道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全部分解落实到岗位、人员,按月、按季、按年设置定量管控指标,有力有效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三、坚持双网聚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收集社情民意知民情。线下通过家家访、人人排、个个问的形式听困难、听需求、听建议110余件,线上收集并及时回应居民诉求与建议130余条。二是协调化解矛盾暖民心。设立矛盾纠纷楼栋调解点35个,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三是用心服务群众解民忧。按照“一村(居)一清单”原则,落实“两就近”机制,聚焦高频事项,开展帮办代办服务事项2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80余起。

树牢除险固安导向 推动安全稳定有力有效

周家坝街道党工委书记 魏文树

近年来,周家坝街道牢固树立除险固安工作导向,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连续69个月未发生考核类安全生产事故。

一、织密“责任网”,重构大安全大平安工作格局。一是细化网格责任。全面落实“三导”责任、巡查整治责任、走访报告责任。二是固化工作机制。坚持社区每日碰头、街道每周例会、安委会每月研判。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建立居民微信群728个,常态推送知识信息,重点提示安全风险。

二、摸清“家底账”,隐患排查全覆盖全入库。一是网格摸。结合“一标三实”工作开展,网格员、楼栋长和社区民警紧密配合,以网格为单位建立详细台账。二是行业查。街道各办、中心会同公安、城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定期开展联合巡查。三是群众报。通过“民呼我为”、公开下访等方式,收集风险隐患200余个。

三、打好“攻坚战”,整改管控全过程全闭环。一是开展安全领域“十大行动”。聚焦高楼消防、用电用气、电动自行车等十大领域,全力推动整改。二是开展电信反诈行动。建立警群联动处置机制,“进圈入群”发布身边典型案例。三是开展矛盾纠纷排调行动。充分发挥“五长”作用,共排查矛盾纠纷2234件,化解率99.82%。

四、提升“战斗力”,数字赋能实战实效。一是核心业务上跑道。将高楼消防、重点人员管控等纳入“141”子跑道,实现一屏掌控。二是感知设备入小区。安装烟感智能报警器、一键求助按钮,自动连接网格员和楼栋长,独居老人、失能对象一旦有状况,能够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处置。三是指挥调度进中心。落实突发事件“一盘棋”高效推进机制。

提升现代服务业质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钟鼓楼街道党工委书记 向仲江

1-9月,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23%,全区街道第1;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40.03%,全区街道第2;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3.74%,全区街道第2。

一、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机制更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经济运行协调调度机制、商会联席会议机制”等五项机制,多维度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二是服务更优化。深化帮办代办服务,荣获“优秀金融服务港湾共建单位”称号。三是配套更完善。进一步配齐基础设施,优化调整公交、交通线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奖励扶持资金67万元。

二、壮大市场主体,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一是强化存量盘活。制定一对一“盘活”计划,“腾笼”换新,盘活利用4万平方米。二是强化源头招引。成功引进鲜百佳超市、山水国际农贸市场等9个项目。三是强化规模培育。深入实施“小升规”跟踪培育、“个转企”申报代办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确保“颗粒归仓”。

三、探索多元业态,奏响经济增长“新乐章”。一是释放“夜”经济活力。点亮“青龙石”夜间经济,沿街商铺营业率达99%;规范“尤德福”夜市经济,解决周边居民就业,升腾城市烟火气。二是激发“宅”经济动力。新发展生活服务、批零、电商、微商等152家。三是挖掘“崖”经济潜力。打造“山也晚集”悬崖书屋、“望江苑”饕客汇地、“碧水蓝天”山巅露营等庭院经济30余家,打造消费新IP。

三举措筑稳经济底盘 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五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陈劼

1-9月,新增工业企业26家,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20.4%;规下工业完成产值3746万元,同比增长20.8%。经济报表连续两个季度获得A档。

一、围绕三大产业,提高工业带动力。一是培育壮大食品加工产业。积极推动蓝希络整合6个国内分公司,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及俄罗斯、韩国等20多个国家。二是培育壮大制药产业。助力发展迪康长江制药、奥力生物、江峡制药为代表的制药企业,获得国家批文药品种类300余个。三是培育壮大家具产业。培育以阿里郎、林旺为代表的家具企业,合力打造芦家坝家具产业园。

二、围绕三大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聚焦整合重组。通过街道协助、企业沟通,整合印刷包装企业3家、家具企业4家,实现强强联合。二是聚力技改突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蓝希络、迪康制药等龙头企业围绕高效能、低碳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三是聚能管理增效。推动辖区企业与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围绕三大机制,提质服务保障力。一是坚持联系沟通机制。定期开展走访服务,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坚持联动推进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政银企联席会议,强化经常性的惠企信息共享。三是坚持问题解决机制。用足用好优化营商环境3.0版,扎实做好五员服务,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实现“企业吹哨,街道报到”。

聚力攻坚求突破 求真务实抓发展

金龙铜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明

金龙铜管集团再度荣登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较上年上升33位。前三季度全集团各类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实现销售收入476.72亿元,增长20.3%。

一、聚力改革攻坚,提升组织效能。一是聚焦瘦身健体,推进组织变革。二是聚焦止损治亏,推进效率变革。三是聚焦资产盘活,推进要素重组。通过转让、租赁等方式,盘活土地、房屋、股权、闲置设备等资产,回收资金。四是聚焦组织活力,理顺管理层级。子公司进一步压缩管理链条,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运行机制,确保运转高效、快速响应。

二、聚力结构调整,强化生产经营。一是构建三大支撑产业。在稳定铜管主业的同时,铜板、铜线材产销量均上涨。二是调整市场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强化铜管产品深加工。四是推动降本增效。

三、聚力创新引领,促进转型升级。一是着力项目驱动。争取到国家级、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二是着力技术创新。前三季度取得专利授权67项,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是着力数字赋能。《铜加工企业构建5G+数字化生产管控体系》,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定为2024年度一等有色金属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记者 汪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