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艳丽
近期,以神秘莫测、地势凶险著称的哀牢山走红,持续占据了热搜,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迅速提醒游客不要乱闯禁区,以免发生不测,违规将面临处罚等。
哀牢山成网红,舆论声音多是不要非法乱闯禁区,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勾起了记忆痛点:2021年,4名地质勘察队员进入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失联后遇难,原因是长时间消耗体力后遇气温骤降人体失温。自此,哀牢山的凶险,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一些游客乱闯危险区域导致伤亡或各方搜救的新闻屡见不鲜,对这类危险行为公众深恶痛绝。对此,有关方面必须加大打击力度:景区没有过错的,游客乱入应当自担风险;浪费公共资源搜救的,游客应分摊成本;擅闯核心保护区、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依法追责严惩不贷;对某些博主无底线博取流量的行为,更不能姑息。
但当地也应避免一味强调哀牢山的风险,以免将一些不了解哀牢山丰富旅游资源的游客“吓退”。毕竟哀牢山不止有保护区,也有多个规范开放的景区,在这波声音中,景区可能被“误伤”。
有不完全数据显示,每年哀牢山景区及周边景点接待游客约50余万人,这波突如其来的流量,对景区不可谓不宝贵。
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其中还有部分不守规矩的游客,哀牢山景区和当地政府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消息,值得点赞。
但辩证看待,这不也凸显了哀牢山旅游供给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较为有限的问题?
毕竟哀牢山变成网红打卡地,并不是坏事。
如今,网红热点已成为文旅迅猛发展的一大推手,一旦景点成网红,从官方到市场到地方群众,无不比拼着“花式宠客”。远的有淄博、哈尔滨、天水,近的如重庆主城,为了满足游客打卡洪崖洞的需求,将千厮门大桥腾出来,将高峰时段的地铁让出来,让全国游客感受到重庆的热情和耿直,换来重庆在旅游市场中的持续热度。各地绞尽脑汁服务游客,务求游客满意而归,希望将“网红流量”变成“长盛不衰”。
那么,哀牢山在呼吁规范旅游、平安出行、保障游客安全同时,要怎么留住旅游热度呢?
首先,要辩证处理“禁区”与“景区”的关系。
诚然,哀牢山和其它景区不同,地理复杂、天气多变、磁场异常、山高林密,有管理上的一系列难题。但这正是哀牢山的神秘魅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其发展旅游的优势所在。
没有流量盼流量,流量来了,安全和管理的问题也来了。这不仅是游客的问题,当地也需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补不足。如果只是强调哀牢山的风险,一味警示游客,恐将更多心怀向往的游客吓退,错过可遇不可求的宝贵流量,错失文旅蓬勃发展的机会。当地与其将景区以外的区域统统划为“禁区”,不如尽最大努力扩大景区范围,增大旅游产品供给。
其次,要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游客对哀牢山的热情向往和合理需求,本应得到满足。
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和景区可以最快速度完善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满足全国消费者对哀牢山的喜爱和向往,实现云南旅游的新发展。
最后,是正确处理“危”与“机”的关系。
“危险”与“机会”,从来并存。“流量”成“留量”,仍需努力。当前所未有的游客蜂拥而至,伴随而来的不止风险,更多的是宝贵的市场机遇。
建议当地敞开怀抱,借着这股网红东风,乘势而上,实实在在行动起来,抓住机会。既要有管理的手段,也要有服务的意识,更要用发展的眼光,跑起来的步伐,加紧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用哀牢山的方式“宠客”,展现哀牢山的风情,让游客领略到哀牢山的独特魅力,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留住这波宝贵流量,为美丽云南再添一抹诱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