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宜宾 以酿出美酒的标准守护一江清水

发布日期:2024-09-19 10:24


宜宾三江口

东汉陶舞俑

“鲟”跃三江

东楼

大观楼

中国李庄

曲水流觞

蜀南竹海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核心 提示

岷江和金沙江自岷山雪峰和格拉丹东而来,一路穿山越岭,呼啸奔腾,在宜宾合璧为长江,从此豁然开朗,浩荡东去,奔涌入海。

宜宾幸甚。得长江润泽沃野山川,馈赠物华天宝,孕育美景良辰,更陶冶出一江诗情、一城烟火、一方文脉。

宜宾有责。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誓守一江清水永续东流,护佑万物生灵共享和谐,让绿色发展成为永恒的主旋律。

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宜宾人对长江素来深情;今朝守护,未来可期,长江还将见证宜宾更多精彩与辉煌。

生命长江

“水中大熊猫”跃三江

仲秋时节,落日熔金。行走在宜宾市三江口长江公园,白鹭翩飞,鱼群游弋。突然,一尾长江鲟跃出清澈江面,人群惊喜欢呼……

大江大河有大鱼。长江特有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鲟就主要分布于中国金沙江下游、长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2023年,“长江鲟天然水域繁殖试验”在长江宜宾段成功,长江鲟实现自然产卵出苗。

2024年4月,巨大喜讯再次传来——我国首次“长江鲟天然水域产卵场改造与自然繁殖试验”在宜宾取得成功,填补了长江鲟栖息地修复和改造的空白,为恢复重建长江鲟野外种群跨出了关键一步。

两次试验的长江鲟亲本,大多来自位于宜宾长宁的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该基地为部省共建保护基地,重点开展以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为代表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种、育种、救护等相关工作。

“基地的长江鲟亲鱼保有量全国最大,有长江鲟原种17尾,占全国长江鲟原种数量94%以上,成熟F1、F2代亲鱼2000尾以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波表示,目前基地具备年产长江鲟苗种100万尾以上的生产能力。

宜宾对长江中生命精灵的保护,可回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白鲟、长江鲟等众多珍稀鱼类生存危机,宜宾各界同心协力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1993年,土生土长的宜宾人周世武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机构,即现在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珍稀特有鱼类是母亲河无数年来孕育出的水中精灵,没有了它们,长江就失去了活力。”受父亲影响,周亮20岁出头便开启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育探索,这一干就是30年。周亮凭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成长为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所也先后实现了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鱼类的规模化生产。

碧水东流,大鱼归来。自2007年以来,宜宾累计在天然水域放流各种鱼类2274万余尾。如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宾段)内,鱼类种群监测数量从2019年的48种上升至92种。

肉眼可见,长江生物多样性和鱼类种群数量不断恢复,长江正焕发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周亮期待,2030年前重建长江鲟的野外种群,让“水中大熊猫”在长江之中自然繁衍生息。

碧水长江

三水共治碧水长流

满目千山绿,长江万里清。

在宜宾三江口,经常可以见到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进行水质采样。

作为水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四川省宜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着力开展新污染物、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持续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强化水质预警预报及精准溯源,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生态环境只能向好不能变坏。”该站高级工程师吴恙坚定地说。

近年来,宜宾不断强化上游意识、责任与担当,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等重要指示,始终以酿出美酒的标准保护好长江上游水质。

“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城镇污水、工业废水、中心城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集中攻坚等专项治理,搬迁沿江老工业企业、关停高污染企业、取缔沿江砂石堆场和餐饮趸船、拆除非法码头……火力十足,点面铺开,全力以赴开展宜宾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共治”。

重拳出击、猛药去疴,成效明显——

2023年,岷江干流宜宾段近20年来首次100%达Ⅱ类水质,长江、金沙江干流持续稳定100%达Ⅱ类水质,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宜宾提前两年全面完成155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纳入河长制管理的112条小流域全面消除V类、劣V类水质,宜宾“江之头”成功入选为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今年6月,宜宾出台《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决定》,就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进行再部署。

宜宾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贾利华表示,宜宾将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强力推进守护一江清水十大行动,实施长江干流、支流和小流域协同治理,确保长江干流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水,至清。城,尽美。

诗意长江

长江伊始诗酒风流

长江承载着文明,流淌着诗情。矗立长江之头,宜宾以一座楼、一首诗、一位诗人,开启了长江伊始的诗酒风流。公元765年,大唐诗圣杜甫自成都、经嘉州(乐山),顺岷江而下来到宜宾,受到戎州(宜宾旧名)长官杨使君的宴请,登上长江边的东楼。

酒酣耳热之余,杜甫挥毫写下了《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长江边,东楼上,历经颠沛流离的杜甫暂舒愁容,纵情畅饮。

“诗中出现的重碧酒、红荔枝,都是当时宜宾的特产。”宜宾市书法家、辞赋家张兴明娓娓讲述,至今宜宾还有千年荔枝林,而“重碧酒”也被当时的地方官府升格为“郡酿”,以一缕酒香熏染唐诗的芬芳。

穿越千年时光,我们重读此诗,更能体会这首诗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它的背后是宜宾人自古以来崇文、慕义、尚礼的精神。”张兴明介绍,当时杜甫穷困潦倒、前途无着,但宜宾人依然给予盛情接待,可见古名“义宾”的宜宾,确实是一座“慕义来宾”的礼仪之城。

长江边的这杯酒,温热了杜甫的心。和他一样,千百年来,无数走进宜宾的诗人都曾面对滔滔长江,左手执酒,右手写诗——

苏轼感叹民风淳朴,“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陆游留下千古愁恨,“千寻铁锁还堪恨,空锁长江不锁愁”;范成大在锁江亭星夜醉饮,“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宦场失意的北宋大文豪黄庭坚更是谪居宜宾三年,得到当地官员、文人、士绅的尊崇膜拜。他在“思之千万,感激无以言喻”之余,反哺当地学子,厚植一方文脉。

长江的诗意不只在诗词歌赋,也在其壮阔豪迈的英雄气。抗战时期,国家危亡之秋,“同济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十六字电文,让长江之滨的古镇李庄为同济大学等机构的文化精英们安放下“安静的书桌”,书写了一段文化抗战的佳话;宜宾女儿赵一曼,为了民族解放,纵横白山黑水,最终壮烈牺牲,谱写了一阕感天动地的壮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2022年,迁建的东楼正式对外开放,而长江文化内涵也融入了新时代宜宾城市精神——“慕义求真、融酝和美,汇江向海、逐立上游”。

大江长歌,将继续滋养一代代宜宾儿女的精神品格。

文物长江

盛世欢娱笑对千年

雄浑壮阔七千里,通络润滋亿万家。

认识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是去看看它的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内有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71件,尤以新石器陶器、战国西汉青铜器、汉代陶器、历代陶瓷、明清书画最具特色。但若问什么文物最能体现宜宾人在长江泽被下安居乐业、繁荣富庶的生活?宜宾市博物院院长黄乐生给出的答案是——汉代陶俑组群。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真实地负载了古代社会的舆服制度、建筑形制、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各种信息。”黄乐生介绍,宜宾出土的汉代陶俑数量大、种类多,表现题材广泛,是汉代宜宾社会生活面貌的重要反映。

在“我住长江头——宜宾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汉代陶俑穿越2000年光阴,与今人隔空相望。陶俑形态写实、朴拙生动,或劳作在田间,或歌舞于庭堂,或戍卫着庄园,大多笑容可掬,怡然自乐,可见汉代宜宾人生活的滋润、安逸。

在众多两汉陶俑中,一件“东汉陶舞俑”堪称宜宾市博物院的“形象大使”。

陶俑高25厘米,宽15.5厘米,梳髻、束带,外着中袖长裙,下摆宽大,腰身纤细,左手扶腰,右手上扬,双腿弯曲作舞蹈状,体态轻盈,仿佛在翩翩起舞,衣服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

“这也反映出汉时盛行乐舞,节日庆典、祭祀、亲朋好友相聚,都能够尽情地抒发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黄乐生说。

时间荏苒,宜宾从汉朝崛起,历经兴衰起落,已行至公元2024年。如今,这座见证长江伊始的城,坚持以绿色为底色转型发展,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攀升,今年5月获评中国十大“美好宜居”城市。

枕着长江,倾听江涛,宜宾故事延绵……

□ 宜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新 罗友莉 王春艳

图片由宜宾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AI制图 刘铭煊 王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