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凉资源”变“热经济”

发布日期:2024-09-04 09:59

蓝天白云,美丽山乡。

小朋友们到高山度假。

村民在农家乐里忙活。

记者 应凤林 吴狄 黄建桦 杨琦钜 文/图

初秋,七曜山上依旧青葱翠绿,景色宜人。

在普子乡七曜村,缓缓转动的白色风车下,行行烟叶喜迎丰收。以前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早已被一条长达20余公里的新建硬化路所替代,“长线串珠”似地将沿途美景尽情展现在人们眼前。

去年,唐达江从山下带着一家人到山上落户,以“风车”为背景,开办了民宿。他说:“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美景,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活惬意无烦恼。”如今,民宿生意火爆,最近天气炎热,更是一房难求。

旅游业态的兴起,仅仅是七曜村念好“山字经”、吃上“生态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普子乡七曜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山地做文章,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不仅向四海宾朋展示了七曜村独具特色的生态之美、山地之美、乡村之美,更让这里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一座山串起产业“协同链”

初秋的早晨,七曜山上迎来了最美日出。

清晨6时许,东方开始披上霞光,一轮通红的太阳徐徐升起,一层层、一缕缕、一片片的云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奇妙的色彩,人置身于这五彩斑斓的云海之上,犹如飞仙般。

站在七曜山巅极目远眺,一边是号称“凉都世界”的湖北利川,另一边则是与她“唇齿相依”的重庆万州普子乡七曜村。

多年来,两地以山为媒,按照大旅游一体化思路,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借力发展,通过游客互换、资源互享,两地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我们的山羊就是卖到七曜山上的农家乐。只要老板一个电话,我们就把山羊送上去。”位于七曜山半山腰的虎头村里,草木葱茏,龚德生看着满山跑的牛羊,眼中满是笑意。

搞了一辈子养殖的他,从10头山羊起步,逐步扩大规模,发展到了如今的200头。在他看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是最美的风景。

“养这么多,销路愁吗?”记者问道。

“愁啥哟,还不够卖呢!”龚德生笑着说,旁边就是云阳龙缸风景区、岐山草场,还有云阳龙缸滑雪场。丰富的旅游资源催生了旅游经济,全村发展了5000头牛羊猪,基本上全在这座山上内部消化。

七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源,为当地发展牛羊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天然优势。满山跑的牛羊是七曜村的风景,也是老百姓的增收密码。

如今,居住在这里的人,不再是贫瘠的山民,他们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蹚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共生的新路子。宽敞的产业大道旁是烧烤店、跑马场、滑翔营、蜜蜂园、民宿民居与景相融,别有洞天,在创造幸福生活中,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富足。

天南地北的八方游客,临风把酒,品尝着金黄油亮的烤全羊、皮脆肉嫩的烤乳猪、鲜香天然的山鸡,体验着翱翔蓝天、越野驰骋的惊险刺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一座山唱响旅游“四季歌”

傍晚时分,登上海拔1762米的沙坪峰,仿佛置身于云端,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山顶的景色被温暖的橙色和金色光芒映衬得格外迷人。山巅之上,41台风车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与远处的云海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被眼前美景深深震撼到的胡昌琪一家人,拿起手机,定格眼前美景,不由赞叹:“这趟七曜山之旅没白来,沙坪峰绝对是看日出日落的一个好地方。”

作为万州境内的唯一一座风力发电场,41台风力发电机每年可实现清洁能源发电2.3亿千瓦,能为当地财政提供税收300多万元。当地政府依托这股绿色动力,精心打造了七曜山大风车景区,夏季凉爽的气温、蔚为壮观的风力发电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游玩。

粗略统计,休闲度夏和打卡的游客达10万人次。

透过厨房的窗户,看着外面络绎不绝的游客,金维森加快了手中的活儿,嘴里念叨着:“今天又是不轻松的一天咯!”

七曜村村民金维森所工作的地方名叫云上风车假日酒店,汽车从利川市南坪乡下道,驶过平坦的产业大道,半个小时车程便到达这里。酒店位于海拔1600多米的七曜村山巅,是在2019年,村里通过村集体入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由闲置房屋改造而成。

改造后的酒店,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热水器,不仅有现代化的住宿,还增添了林中小屋和露营平台,配套中餐、柴火鸡、烤全羊等特色餐饮,解决了游客吃饭和住宿的问题。住在这里,春赏百花夏可纳凉,秋看红叶冬赏瑞雪,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为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满意度,普子乡党委政府倾听群众需求,利用各类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观景平台、林间步道及登山梯道,不仅便于高山休闲游客纳凉和购物,也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农产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喜欢这里的风景、漫步悬崖步道,感受自然的风拂过脸庞,看着远方的群山风貌,很惬意。”刘明程是大家笑称的“候鸟”,每年夏天都要“归巢”到这里度夏。他的孩子们冬天也要到这里来赏雪。

经过5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游客避暑纳凉、赏景看雪的首选之地。酒店的成功运营,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酒店的运营更是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年可解决20人的就业问题。

一座山讲述发展“新故事”

清晨五点多,宁静的乡村渐渐苏醒。谭长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简单吃过早饭、收拾完屋里,又来到村里的烟地里采收烟叶。

“你看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吹着多凉快,干活儿也不心慌。”头戴草帽,谭长香和工人们穿梭在烟丛中熟练地采摘烟叶,忙得不亦乐乎。

8年前,住在高山上的他们一家跟很多人一样,搬出大山,来到乡里,过着四处打工的日子。“在外面,只要肯吃苦,勤快,肯定比老家挣得多。”从那以后,谭长香和丈夫常年在外,老家七曜村成了压在心底的乡愁。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2018年前后,老家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渐渐变了模样。转眼之间,产业有了,公路通了。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四面八方的游客涌进来,地处大山之巅的七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藏在谭长香心底的乡愁,越来越浓。看着宽宽的沥青公路修到家门口,听着村民讲起去年夏天成群的游客前来纳凉游玩,她和丈夫有些坐不住了,并大胆作出决定:搬回大山。

决定源于心中的底气:一来,七曜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气候适宜,水、路等基础设施齐备,硬件条件够好;二来,村里现在有了产业、有了人气、有了知名度,加上万州区市场监管局的重点帮扶,软件条件够硬。

“老家大有可为!”谭长香语气坚定。

搬回大山的两人建起了新房。两层楼高的房屋宽敞整洁,墙壁雪白如新,瓷砖铺就的地面干净明亮,沙发、茶几、衣柜、电视机、冰箱等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夫妻俩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烤烟基地、农家乐两头跑,烟地里忙的时候就到基地当工人,农家乐忙的时候就到农家乐当服务员。“一年能挣个3万多块钱!”

绿水能生财,青山也能生金。同样被吸引回来的还有村民唐达江,前年,在外务工的他嗅到了七曜村的高山旅游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决定回乡修建房子,开办云顶山庄,主营餐饮住宿。

今年已经是唐达江经营民宿的第三个年头,得益于七曜山山高、林多、树绿、景美的独特生态景致优势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他家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好。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入有上万元,10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我看好这里民宿的发展,旁边就是云阳龙缸岐山草场和利川苏马荡。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游客会越来越多。”唐达江展示着中午的订单,满脸笃定。

“5年前村里没有一家农家乐,现在开办了4家。”村党支部书记卿先胜说,依托“凉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民当上老板,“土疙瘩”成了抢手货。

让旅游业成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从过去的伐木、挖参,到如今开民宿、做餐饮、卖山货。谈及乡村之变,58岁的村民卿成贵难掩激动:“旅游让村子活了过来,大家的生活也更有奔头。”

讲好七曜故事,续写绿色传奇。七曜村锚定旅游强村的目标,全力盘活高山“沉睡的资源”,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步履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