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见底的河沟。
记者 李成敏 文/图
初秋时节,熊家镇庄子河段,远处,层林叠翠;脚下,河水清澈,不时有鱼儿从水中划过、鸟儿在水面撒欢,用一泓碧水在山峁之间书写着诗情画意。
如今的庄子河是万州农村黑臭水体“蝶变”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万州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小切口”,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目前,共排查出46个农村黑臭水体,面积合计约6.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治理30个,面积约5.4万平方米。
昔日“臭水沟”今成清水河
近日,记者来到熊家镇庄子河古城支路河段,只见三五百姓聚在河畔的步道上歇凉、拉家常,孩童在一旁嬉戏玩闹,好不惬意。
“早些年,这里就是一条臭水沟,一到夏天,蚊子、苍蝇嗡嗡地乱飞,窗户都不敢开,偶尔路过都要掩住口鼻。如今经过整治,水清岸洁,每天吃完晚饭,大家都喜欢到河边散步,和邻居一起拉拉家常。”家住庄子河河边的宋能菊说起前后的变化,感慨不已。
据了解,熊家镇沿河居民比较集中,过去由于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乱排乱放,加上污水管网破损缺失等问题,造成部分河流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鱼虾也渐渐不见了踪影。
“全镇共排查农村黑臭水体12个,通过‘一水一策’进行‘刮骨疗毒’。”据熊家镇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清淤疏浚、新建生态滤沟、完善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化粪池等系列措施,12个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风光逐步呈现,横贯场镇的庄子河变成了清水河。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在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的同时,熊家镇统筹推进场镇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重点涉河企业管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等“岸上”治理。
“只有‘岸上’的问题解决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才能化治标为治本,大小河道才能清水长流。”该负责人表示,熊家镇还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网格员、河长、“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伍等作用,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保洁、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后期监管长效机制,保障河流长制久清。
高效治理将“死水”变“活水”
不仅仅是庄子河。
近年来,万州持续组织开展全域农村黑臭水体详细摸排,对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农村区域水域面积200平方米及以上河流、坑塘、沟渠、湖泊、水库5类水域以及房前屋后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区域的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共排查黑臭水体46个。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成因、排水去向、治理设施规模和受纳水体敏感程度,确定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水体治理措施,制定《万州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水一策”》,明确整治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实现系统、有序、高效治理。
在分类施策治理农村黑臭水体的同时,万州采取“多条腿走路”。
以农村黑臭水体周边为重点,开展汽修、酿酒、屠宰、食品生产等小微工矿企业(小作坊)排查工作,强化小污企业排污监管;对58家666个单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提升养殖场粪污处理能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将发酵后畜禽粪污生产商品有机肥;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亭)5900余座,配置垃圾运输车91辆、垃圾收集箱体800余个、垃圾收集桶近9万个……
在做好前端控源截污的同时,后端强化污水处理。
目前,完成11座镇乡污水处理厂技改,新增污水处理厂临时处理设施10套;新建镇乡污水管网4.4公里,疏通、维修污水管网400余处,基本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应收尽收。
据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排查的46个农村黑臭水体已经完成30个,力争今年年底全域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全面清零、全域创建、长制久清”总体目标,让河流、沟渠、坑塘变清澈,将“死水”变“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