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用好党建统领“加减乘除” 妙解基层治理“急难愁盼”

发布日期:2024-07-09 09:31

工作人员正在值守基层智治平台。

城市运行和治理“加”数赋能,治理变“智”理;基层党组织“减”负增效,回归为民主职;体系架构“乘”法裂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急难愁盼妙招去“除”,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来,我区用好党建统领“加减乘除”,逐渐构建区委领导、三级贯通、横向联动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事项高效联办、闭环运转,解决了一大批基层治理的“急难愁盼”问题。

“加”数智

基层“末梢”变“前哨”

不久前,家住牌楼街道星都会小区居民李庆富发现,车库入口处的闲置停车位成了垃圾场,随着气温升高,异味四处飘散。

李庆富将问题反映给小区网格员沈为兵,沈为兵走出楼栋现场查看情况,并用手机拍下视频和照片,通过“渝快政”APP进入基层智治平台,把情况录入上报,整个过程仅需1分钟。

牌楼街道“141”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收到该诉求后,系统自动派单到大河沟社区治理中心,社区干部陈海燕听到“滴”的提示声后,迅速受理该诉求,随后将任务分配给片区长哈康红。哈康红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协调物业处置。半天时间,垃圾全部清运,车库恢复了干净整洁。

“没想到不到半天就解决了,真的太高效了。”看着垃圾全被清除,李庆富不可置信地说道。

群众吹哨,部门报到。数字赋能,末梢变前哨。

在万州,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近年来,我区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上做“加法”,通过数字重庆建设,建好用好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着力提升基层智治能力,让曾经的治理“末梢”因为前端感知更灵敏而变成治理的“前哨”。

截至目前,全区52个镇乡街道实现基层智治平台全覆盖,动态更新人房地事物等信息200余万条,贯通全市成熟应用16个,承接市级共性台账108个,持续更新一体化平台驾驶舱21个核心指标等数据,极大缩短各方应急呼叫时间,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切实增强镇乡街道跨板块、跨社区、跨层级等多跨指挥调度能力,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减”负担

回归服务亮本色

“报送数据用上‘一表通’,不用多头报、重复报。”“规范了事项清单,自己的职责更清晰了。”……

说起基层治理,不少基层干部纷纷感叹。

今年来,聚焦“为车减负”“为马赋能”,我区进一步推动事项牌子、人员管理、督查考核“三规范”,让基层党组织回归推动落实、服务群众的主要职能。

通过制发镇乡街道“两张清单”,细化梳理法定职责事项208项、协同配合事项62项,明确村级事项清单74项、社区68项,负面事项清单8项,依法出具证明清单5项,不应出具证明清单32项,挂牌指导目录16项等“四清单一目录”,严格网格员关注重点人群、日常走访巡查等“6+1”任务清单,进一步厘清镇乡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职责边界,让基层干部知道“该办什么事、要担什么责”,确保基层工作权责清晰。

通过合理配置编制资源,通过“减上补下”等方式,加大编制资源向镇乡街道倾斜力度,统筹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从严把控借调范围、期限、备案审批,确保基层干部队伍相对稳定。

通过创新推行“互联网+督查”,以数字化赋能打通“立项交办—跟踪反馈—问题整改—核查销号—考核评价”全链条,努力实现高效、精准、无感督查,破除力量分散、多头督查的“中梗阻”,探索建立基层减负监测点52个,设立监督举报邮箱、电话,有效防止食品安全检查等14项任务向网格摊派,常态化“以下看上”监测清单落实、基层减负实效。

基层干部从无形“负担”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精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了减负增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乘”机制

重塑治理体系架构

基层治理,关键靠人。基层治理的主体是人,治理的对象也是人。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选优配强基层治理的队伍,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实实在在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种种难题。

今年来,我区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结合实际重塑基层治理体系架构,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做“乘法”。

结合数字重庆建设,推动全区52个镇乡街道全覆盖建成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按照平时“1+1+2”,即1名A岗领导、1名B岗领导、2名“四板块”值班人员,“战”时“1+2+4+10”,即1名A岗领导、2名B岗领导、4名“四板块”人员和10名“四板块”备勤人员模式安排值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心统筹协调、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事件流转、考核监督作用。

结合机构改革,完善“板块+岗位”运行模式,推动派出所、规资所、税务所等派驻机构全部纳入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板块”管理,按照“固定+特色”模式编制岗位指导目录,指导镇乡街道设置26个固定岗位、10个以内自选特色岗位,实行按岗履责、依岗追责。

结合基层治理网格,实施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基层治理“五长制”,将全区610个村(社区)划为561个片区、2788个网格、9861个楼栋、3236个院落,选优配强总片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物业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在职党员、三官一律、五老人员、水电气讯工作人员等“5+3+N”治理团队1.7万余名,充分发挥“五长”探头预警作用,及时解决群众身边小事。

“除”纠纷

服务下沉惠民有感

“没想到,不用自己跑,家门口就把结婚证补办了。”近日,在家门口领到结婚证,恒合土家族乡水口村民魏属兰和徐会新夫妇高兴地说道。40年前领过手写结婚证,证件后来损毁,魏属兰和徐会新夫妇虽然是夫妻,却没有结婚证件,一直想补办一个。

不久前,区政务服务办落实服务事项就近办、矛盾纠纷就近解“两就近”工作要求,组织区婚姻登记处开展补领结婚登记证巡回办证服务,首站就来到了恒合土家族乡,上门为大家集中补办、补领婚姻登记证,让贴心的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来,我区突出服务下沉,深化落实“四下基层”,探索建立服务事项就近办、矛盾纠纷就近解“两就近”机制,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除法”,提升基层治理的惠民有感。

采取部门定期下沉办公、镇街流动办公等方式,就近帮办代办户籍类、救灾救助类、涉农类、民生类等6类280项服务事项,实现服务不出村(居)。

建立矛盾纠纷“一站三库”(调解站、人才库、信息库、案例库),定期分析研判矛盾纠纷规律特点、走向趋势,及时发现、解决婚恋家庭、邻里、房产物业等一大批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探索推行“院落主题日”“楼栋工作日”“商铺工作日”,在农村每月开展理论政策讲一讲、矛盾纠纷解一解、群众诉求办一办等“十个一”主题活动,在城市推动包片区领导统筹相关区级部门定期下沉小区、商圈听取社情民意,开展现场办公,带动多元力量参与、各方资源下沉,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有效化解重点矛盾纠纷。

首席记者 尧华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