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把家开成“养老院” 为5位亲人撑起温暖的家

发布日期:2024-07-04 09:57

◀ 吴邦兰推着公公蒲东高出门遛弯。

记者 尧华燕 文/图

在长岭镇凉水村,有一个特别的“养老院”。在这里,没有程序化的服务,只有浓得化不开的孝爱真情。

村民吴邦兰在自己不足100平方米的家里,用日复一日的悉心照顾和无言大爱,为5位至亲老人撑起温暖的家,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动人赞歌……

放弃事业回乡照顾老人

“爸,今天天气好,我推你出去转一圈。”近日,62岁的吴邦兰刚收拾完厨房,就来到公公蒲东高的房间,将92岁的公公抱上轮椅,准备推他到街上走走。也许是年纪大了,吴邦兰两鬓微霜,抱扶老人颇为吃力。一番努力后,她累得满头大汗。

盛夏时节,吴邦兰像往常一样,趁着早上天气凉快,满足公公喜欢凑热闹的心。“出来就高兴,只要他高兴,我累点苦点都值得。”带着瘫痪的公公出门“溜达”并不是件轻松活儿,但一想到老人开心,吴邦兰就觉得值得。

从十年前返乡回家照顾老人至今,吴邦兰从没出过远门。琐碎的时光,她都在洗衣做饭、照料老人中度过。

蒲东高瘫痪在床二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穿衣吃饭、洗脸洗澡全都靠人照顾。此前,婆婆冯春秀身体尚好,还能担起照顾公公的重任,老人便让儿媳吴邦兰外出打工挣钱。随着年纪增大,照顾老伴让冯春秀感觉越来越吃力。2014年,吴邦兰毫不犹豫放弃上海的工作,毅然返乡接过婆婆手中的“接力棒”。

不久后,吴邦兰的母亲张朝秀患食道癌,她主动将母亲接到家里,一个人挑起了照顾三位老人的重任。

接来婶娘堂兄养老送终

2018年3月,吴邦兰的堂兄吴邦龙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考虑到堂兄无妻无子,她决定把堂兄也接到家中照顾。

“一是我们住在街上,进出凉水卫生院很方便,二是我本来就在家照顾老人,再多照顾一个也不算啥事。”吴邦兰说,她的想法丈夫很支持,反倒是堂兄不愿前往,经过她“三顾茅庐”,堂兄终于答应。

送医拿药、洗衣做饭,吴邦兰细心地照顾着重病的堂兄,给他带去温暖,直至三年后吴邦龙沉疴难愈,离开了这个世界。堂兄去世后,吴邦兰奔前跑后,料理后事。

吴邦龙去世后,孤母王秀英抑郁成疾,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起初,作为侄女的吴邦兰每天来回步行4公里,到王秀英家陪伴左右,为她做饭洗衣、采购生活用品,帮她走出悲痛。但年过八旬的王秀英始终走不出变故,不仅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老年痴呆症也越来越严重。2021年7月,吴邦兰把婶娘王秀英接到家中一同生活,给孤独的老人一个热闹温暖的家。

此后,王秀英又先后查出贫血和心脏病,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吴邦兰送她看病就医、住院治疗,照顾她的生活,用超越血缘的大爱奉养婶娘,直至去年底王秀英重病去世。

爱心撑起特殊“养老院”

“人都会老,趁我还能动,照顾好老人,以后我老了,孩子们照顾我,一辈一辈就这样传承下去,一个家庭就会越来越好。”吴邦兰说,亲人之间不必计较得失,互帮互助才能让家庭充满温暖。

这些年,吴邦兰上报高堂养育之恩,下恤弟兄手足之情,甚至为姻亲婶娘养老送终,用爱心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养老院”。

公公瘫痪多年,排便困难,吴邦兰每天都会想尽办法帮他排便;患病的婆婆、母亲、堂兄因病痛难忍,吴邦兰日夜陪护、按摩,缓解他们的痛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婶娘一不注意就可能走丢,吴邦兰总是小心看护……

十年时间,5位老人在同一屋檐下安度晚年,街坊邻居都笑称吴邦兰的家就像“养老院”。

而说起为何把家开成“养老院”,吴邦兰笑了起来,“公公瘫痪后,为了方便照顾,我们把家搬到街上,再把这种方便给其他亲人,不过就是行个方便的事,不算啥。”

十年,吴邦兰用孝心、爱心和责任心抚慰着5位老人的晚年。她的一言一行,成了街坊邻里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