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2所学校被确定为首批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发布日期:2024-06-24 09:32

▲ 万州高级中学开发多元化科学课程。

▲ 万州清泉中学开展科技活动。

记者 吴雅娇 文/图

科技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整合到全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落实到素质教育和全面育人的点点滴滴。昨日,记者从万州区教委获悉,近年来,万州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途径和人才创新模式改革,万州高级中学、万州清泉中学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万州高级中学: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了解到,万州高级中学自从被确定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以来,紧跟国家科学教育改革步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探索新的符合时代特色、适应时代需求的青少年科学教育育人模式。

时代命题宏大,但要始于足下。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科学实验校”建设的探索,将通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变革。聚焦精品校本课程研发,探索项目式、探究式的跨学科教学,构建高质量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扩充优化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争取获得高水平专家团队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科学教师研修培训平台,畅通科学教师职称晋升渠道,切实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施教水平;加强家庭科学教育,建立健全多主体参与科学教育的对接和激励机制,突出协同育人,打造全方位科学教育格局。

下一步,学校将围绕“四项”基础工程和三大重点内容开展实施计划,通过“科学文化工程”在校园渲染科学氛围,揭示科学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教师工程”,完善科学教师培养机制,助力科学教师提升综合素养;“课程体系工程”,开发多元化中学科学课程,长效化推进“四博”课程建设打造科学教育体系;“评价激励工程”,建立多样化、全面化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联合周边高校合作开展科学教学,着力实现科学教育跨校合作模式;将科技馆、博物馆、科研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与学科资源进行融合,打造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鼓励教师立足本土,就地取材,开发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科学教育资源。

万州清泉中学:

创新整合校外资源多方式开拓科学教育新赛道

近年来,万州清泉中学创新整合校外资源,多方式开拓新时代科学教育新赛道,立足实际逐步形成科学教育特色。

整合多方资源,提高科学教育质量。近年来,学校投入100余万元,与北师大联合打造6个物、化、生“VR/AR教育”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教育游戏与模拟软件等数字化工具,依托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情景模拟,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为科学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和资源储备。

强化师资培训。引进重庆三峡学院等3所高校优质师资,邀请科技专家参与校本科学课程开发,每年举办各类科学教育培训会、研讨会、交流会等10余场,提升教师科学教育水平和能力。联合课程开发。与8家科技公司联合开展“智能控制”等10余项科技活动,共同开发科学教育课程11门。

同时,实现多向奔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联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江南人工智能教育实训基地等7家单位,通过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开展智能家居、激光切割、数控加工等20余项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

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万州、达州、开州、云阳四地30余名科技专家进校园,每年举办各类科普讲座10余场。参与项目研究。组织学校96名教师、1000余名学生走进科技企业,以“送出去”的方式让师生参与研究项目。目前,学校30余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等级奖,其中,《自动制备海藻酸钙凝胶珠装置》获国家新型实用型专利。

此外,善用多元平台,加速学校优质发展。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用好“科学家精神专栏”,联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风启学林”主题社区,组织文艺界专家学者指导参与科学家故事创作,排演科学家故事短剧,制作易于传播的科学家故事微短视频等,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美育交汇融合。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活动。三年来,190余名学生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80余名学生的科技小论文、科创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项。

据悉,清泉中学以2023年学校被授予“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校”为契机,在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尝试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和互动,引进师资、课程、科创设备、科研项目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国际科学教育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