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我区物流通道建设运营渐入佳境

发布日期:2024-06-11 09:51


万州新田港与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航线稳定运行。

记者 陈星 文/图

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区构建“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区正抢抓机遇,建高铁、强公路、畅水运,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公路等通道优势,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从“枢纽”打造到“通道”建设,我区物流通道建设“渐入佳境”,一大批枢纽场站建设火热,一条条对外大通道相继打通。

今年一季度,我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年度运营成绩单: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达731标箱、货值1840万元;万州综保区新开工项目1个、投产运营项目1个,全区新增海关备案市场主体11家,实现进出口额13.7亿元,同比增长84.8%……

畅“梗阻”

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六月,绿染沃野,生机勃勃。

作为三峡库区首个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的万州新田港二期,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二期工程码头前沿施工现场,四个斜坡道码头依次排开,用于散货输送的皮带机设备安装已进入尾声,工人们正在对设备逐一进行检查调试。与此同时,在后方陆域施工现场,货物堆场及办公楼、候工楼、管理用房等生产辅助设施也正进行装饰装修作业。

“目前,万州新田港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码头前沿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项目全面进入了设备安装及钢结构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中铁广州局新田港二期项目工程部长罗范文告诉记者。

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总投资17.55亿元,建设分为码头前沿和后方陆域两大部分,还要打通一条连接隧道。码头岸线长度为645米,在一期5个泊位的基础上,新增4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及配套设施,设计吞吐能力1477万吨。

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将建成长江中上游集疏运条件好、铁公水联运方式完善、辐射范围广的大型化、现代化港口,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口岸。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形成四川、鄂西、陕南、黔北、湘西等地的通江达海大通道,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时,新田港在西部地区物资集聚辐射的重要支点、关键节点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更好服务于国家向西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

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是我区加快推进物流通道项目建设的一部分,今年,我区持续打表推进通道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万州港集散转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验收被市级正式命名;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案正加快优化,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新田港区进入国家审批程序,有望今年获批;新田港疏港大道拓宽工程争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争取第二批中央奖补资金3227万元……一个个通道项目建设捷报频传。

为进一步夯实通道设施基础,下一步,我区还将持续推进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万州火车站货运站场二期扩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重要枢纽集疏运设施,加快航空、水运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

通“筋络”

通道运营提质增效

物流枢纽建设风生水起,通道运营更是蓬勃发展。

今年5月初,一辆载着5400吨粮食的江海直达船“创新5”轮,经过15天的航行,成功靠泊万州新田港,这是江海直达船首次逆流而上挺进长江上游,开创了江海直达船舶首次从沿海直航重庆的先河。

万州新田港与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航线的稳定运行,实现了大宗货物从舟山至新田的一站直达,有利于充分发挥新田港功能作用,畅通“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物流大通道,今年,预计这条江海联运航线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00万吨。

万州新田港与宁波舟山港江海联运航线的开通,是我区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今年,我区持续强化通道组织保障、创新通道运营组织,相继打通了多个物流通道。

今年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老挝孟塞—重庆万州)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抵达万州新田港,这是重庆市首次开行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专列,填补了重庆保税进口粮食运输的空白,为川渝地区粮食进口开辟了国际贸易新通道。

紧接着,今年4月,渝东北至珠三角公路物流快速通道三峡货运班车发车仪式在万州现代综合物流中心举行。这条通道的开通,将充分发挥万州多式联运优势,更好地辐射带动渝东北地区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随着这些物流“筋络”不断打通,我区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当前,我区已形成以沿江通道、蓉万通道、达万通道、西万通道、渝万通道、万宜通道等为骨架的对外大通道,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江铁海联运班轮、跨境东盟班车,多途径多形式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今年,我区还将着力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作用,聚焦“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题主线,不断提升内畅外联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力争万州全年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量超2000标箱、增长20%以上,货值超1.5亿元、增长20%以上。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元、增长9%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500万美元、增长30%以上。全区3A级以上物流企业突破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