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传统文化焕发璀璨光芒

发布日期:2024-02-28 10:47

▶复兴剧场已成为市民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我区通过新建川剧小剧场、开通“云上博物馆”、推进数字文化馆等方式,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增添文化新场所

——戏曲小剧场擦亮城市文化名片

万州,是重庆市唯一拥有川剧、曲艺、歌舞、杂技四所国有专业文艺院团的区县。为弘扬传统文化,去年11月,我区在三峡平湖旅游区景区环线内新建并正式开放了首个川剧小剧场——万州复兴剧场。这个剧场集戏曲传承、文艺演出、亲子研学、摄影茗茶等于一体,旨在实现“文化惠民有感、产业发展有力”的目标,并成为三峡平湖旅游区的亮点、城市文旅形象的窗口以及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在今年春节期间,复兴剧场内座无虚席。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每天都有川剧戏曲、魔术表演、歌舞表演、杂技、相声等不同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市民陈浩表示,这个剧场为广大群众搭建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川剧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人认识和喜欢上这项传统文化。

除了新建川剧小剧场外,我区还从2017年启动了三峡曲艺“周周演”活动。该活动采用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种资源来进行常态化惠民演出,通过川东竹琴、金钱板、四川清音等带有三峡地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原汁原味传统巴渝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目前,该活动已经持续举办了六年,演出了数百场,已成为我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创新文化新平台

——开通“云上博物馆”赓续红色基因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是万州城市的文化地标,于去年推出并开通了“云上博物馆”,正式开启了“文化+数字化”的新篇章。这一创新举措,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万州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上线以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云上博物馆”大小屏访问流量达到了307.1万次,视频内容点播总量高达1296.8万次,视频内容点播时长也有114.3万小时。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人们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也是数字化建设为文化传播带来的无限可能。

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还完成了125件珍贵文物的三维扫描与原真模型制作。同时,还构建了多个“云展览”和VR数字展示系统,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万州的名胜古迹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外,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还组织了一系列主题宣教活动,如成功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质资源100个精品项目的“三峡移民红色基因大思政课”。这些活动不仅赓续了红色基因,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强化文化新模式

——推进数字文化馆助推群众文化发展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以“点菜式”的新文化模式,满足了广大群众更多的文化需求。在数字文化馆平台上,万州区文化馆提供了线上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活动预约预告、场馆预定、线上报名培训、线上点播配送、展览展示、慕课、赛事活动、信息发布、活动直播、志愿者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去年在群众文化云发布了700个活动,重庆群众文化云万州网站访问量达到65.0786万。

据统计,去年以来,通过重庆群众文化云,我区52个镇乡在万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中华传统文化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出勃勃生机。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实施的“点菜式”预约申请服务,已成功完成832次配送,签到率高达87.4%,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这一服务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更为万州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借助多样化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万州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创新的推动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展望未来,万州将继续积极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记者 向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