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快递 > 正文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日期:2024-01-15 09:59

区城管局组织专业维修队伍,对损坏的窨井盖进行维修更换。

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施工现场。

“帮办代办区”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热心服务。

整治中的五桥河。

产业发展的堵点是什么?民生改善的痛点怎么办?只有真正把身子“扎”下去,才能够把答案“找”出来。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各级党组织把“四下基层”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记者 陈星 文/图


A

管好井盖 给足“脚下安全感”

“头一天反映的问题,第二天就解决了,这效率太高了。”看到原本发出异响的窨井盖已经完全修复,钟鼓楼街道丰收社区的居民饶昌燕激动地说道。

原来前不久,饶昌燕发现丰收社区加气站附近的一处窨井盖因为年久失修,经常发出刺耳的噪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她向区城管局反映,希望能得到及时处理。

接到群众反映后,区城管局立即组织专业维修队伍,对窨井盖进行维修更换。在此基础上,维修人员扩大了排查范围,对周边区域存在的窨井盖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彻底消除窨井盖扰民的隐患。

窨井盖是常见的市政设施之一,平日里不起眼的窨井盖,由于车辆碾轧、雨淋日晒、年久失修等原因,沉降、异响、损毁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更换,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小困扰。

窨井盖存在哪些问题?异响难题如何解决?今年以来,区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办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牢牢把握“深、实、细、准、效”五字诀,以真调实研持续推动真学实做真谋实干。

“我们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发现真问题、掌握真情况。”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我区已经全面摸排、建立窨井盖台账10万多个,发现问题窨井盖4163个,汇集成《万州区城市建成区道路问题窨井盖分类明细》。

调查研究不仅要在一线发现问题,根本目的还要解决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城管局将窨井盖整治确定为推进主题教育的具体事项之一,并专门研究制定了建成城区道路井盖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窨井盖管理存在管线单位多、权属不明、责任难以划分等问题,不利于我们开展专项整治。”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我区充分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推进窨井盖智能化改造,运用大数据手段,让窨井盖管理更方便、更智能。

目前,万州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数据库已录入14种小类,10万多个窨井盖。这也意味着,我区每一个窨井盖都有了“身份证”,包含编码、GPS定位、权属单位等详细信息,实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而群众反映的窨井盖问题,也将通过管理中心迅速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办理进度、时效、反馈等相关信息实时更新,初步实现窨井盖管理工作智慧化。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依托网格巡查,完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快速整治”的闭环长效机制,确保道路井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截至2023年10月31日,我区已完成窨井盖专项整治4416个,提前且超额5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作为窨井盖专项整治牵头部门,我们将不断完善窨井盖整治工作机制,确保窨井盖管理整治常态化推进,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解决更多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德斌表示。


B

帮办代办 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

“多谢工作人员给我指导,让我这么快就办理完了业务,不仅服务态度好,效率还非常高,必须点赞!”重庆市万州区林源造林绿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万斌办理完业务,对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连连称赞。

原来,万斌所在的公司最近接了一个项目,需要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森林防火期用火申请,前期需要在网上进行资料申报,由于需要准备的材料比较多,再加上不熟悉办理流程,一时间让他犯了难。“帮办代办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万斌的业务需求后,主动上前、热心服务,不仅预先审查了材料清单,还提供了帮办代办服务。

“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填报资料,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6个事项的申报,如果是我自己操作的话,可能要两三个小时,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办事成本。”万斌坦言,帮办代办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这是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区”服务群众的一件事,也是我区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认真检视问题,全面评估去年11月以来25条“升级版”举措实施成效、分析查找营商环境短板弱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关键,以“见效”为目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扎实推进检视整改见实效。去年10月,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3.0版21条举措,聚焦“便捷化、规范化、智慧化、系统化、亲清化”精准发力,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结合主题教育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推进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36个部门单位所涉1422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品牌,以主动服务加前置服务,助力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已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4个免费帮办代办服务台,将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帮办代办范围,提供从门外到窗口的全程帮办服务,为招商企业、重大项目免费代办,化解群众“找不到窗口,找不到人”的难题,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群众的跑腿次数。

“我们抽调了24名骨干人员,开展培训后组成了一支专业的帮办代办队伍,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填表填单和资料准备等前置服务,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自助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导办台小组长李贤燕告诉记者。

此外,区政务服务中心还与招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提供招商信息、项目信息,区政务服务中心根据项目方需求一次性告知申请条件和申请材料清单、提供事例范本,申请单位准备齐全的材料交帮办代办专员,代办专员全程免费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需提供一套材料,其余的都交由帮办代办专员办理,真正实现让企业“少跑路”。

据了解,自2023年10月新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已为企业群众帮代办4000余次。

“我们将持续增强服务意识,聚焦检视整改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将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实际成效。”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C

河道治理 为群众筑牢“安全屏障”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等五桥河治理好了,就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在五桥老街住了一辈子的居民王婆婆感慨地说道。

五桥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白羊镇,流经长岭镇、五桥街道,在沱口汇入长江,流域总人口16万左右。由于历史原因,沿河两岸人居日益密集,居民建筑物也逐步挤占了河道,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

“在老街住习惯了,舍不得搬走,但又怕涨水,做梦都盼望着这条河能早点完成整治!”在五桥老街住了30多年的居民向全兴告诉记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开展主题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落脚点就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五桥河流域的防洪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为有效解决五桥街道、芦家坝、长岭镇河段洪水灾害突出问题,我区坚持将灾后恢复重建与开展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前期,我区组建了一支由水文专家、年轻技术人员组成的精干技术力量,围绕整治工作中的行洪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摸排,多次开展实地踏勘,把解决问题的现场会开在群众的家门口。

“带着问题去看,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出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对焦群众期盼,大力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摸清五桥河流域的现状、居民群众的普遍诉求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水利局围绕现实情况和群众诉求,不断完善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加快推动五桥河流域的综合整治、系统治理。最终确定通过分洪、河道疏浚、河床深切等方式,提升流域行洪能力,实现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安全防洪目标,项目建成后,将切实保障沿河4个镇街及两岸1.3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9月,在群众的期盼中,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终于拉开序幕!为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各参建单位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同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合理优化审批程序,将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中的隧洞工程、隧洞口至长岭段河道整治工程认定为抢险救灾工程,开辟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

目前,在各级部门紧密配合下,工程项目快速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3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原本计划18个月的工期,将压缩到9个月,力争今年6月30日前完工。

“接下来,我们将督促加快推进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工程施工进度,力争项目在今年汛期前全部完工,确保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他们住得安心。”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